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蟾蜍全身都是宝,而蟾衣更是医药界的“宠儿”。蟾衣即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对治疗肝癌、肉瘤、肺癌及腹水等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因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丁堰镇皋南社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蟾蜍养殖场,场长名叫周建义,今年52岁。他养殖蟾蜍专门用于采收蟾衣,并由此致富。

在收获中感受快乐
近日,记者来到了老周家,老周正忙着招呼从江西慕名而来收购蟾衣的陈老板,陈老板这次来,一下子就收购了1万张蟾衣,总价值3万多元。
送走了陈老板,老周将记者带到他的蟾蜍养殖场,这里一共生活着将近两万只蟾蜍。老周告诉记者,他养殖蟾蜍已经十几年了,对于蟾蜍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他说,蟾衣的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在采收期里,他每天都要采收蟾衣、清理旧蟾,工作量很大,为此,他还招收了6名工人前来帮忙,每人每天也能获得将近60元的酬劳。
在养殖池附近的空地上,几名工人正忙着将团在一起的蟾衣摊铺到一张网上。老周说,蟾衣摊铺后,要放置于室内阴干,使蟾衣干化成形,成形后的蟾衣卖相好,价格也高,其中以大而完整的价格最高,每公斤可以卖到2万元以上,而细碎的,每公斤只能卖到3000元左右。眼下,他的养殖场每天能产出1300张左右的蟾衣,算起来,今年的净收入预计在15万元左右。
在偶然中与蟾结缘
老周介绍说,他与蟾蜍结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际遇。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他无意间看见屋檐下一只蟾蜍正在蜕衣,这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找资料,他发现蟾衣是一种名贵药材,并且很有市场前景。随后,老周又获取了蟾衣的销售渠道,于是决定通过养殖蟾蜍来采收蟾衣。
不久,老周从野外抓来100只蟾蜍,开始进行蟾衣采收,然而万事开头难,蟾衣的采集并不像他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周说:“蟾蜍蜕衣时,会用脚边拨边吃,待其吃到一半时。我就要用手从它的嘴里取出蟾衣,然后再从它的身上小心撕下整张蟾衣,整个过程全部要靠自己去认真把握。”

因为经验不足,老周第一年只成功采收到30张蟾衣,但也获得了近千元的收入,挖得了第一桶金,他的兴趣从此变得更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