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百合生产基地 土百合产业前景 无公害土百合种植技术

   2023-07-11 互联网2900

土百合

  蓬勃壮大专合组织给力发展

  为形成土百合产供销的利益链条,2004年4月,乡上及时组建了双溪百合协会,采取“协会+农户”模式,对会员进行种植技术、苗床管理、种子采集、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协会每年还会聘请县农业局、县科协专家举办两次实用技术培训。

  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协会积极寻求产品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并引进营销大户收购。在协会的努力下,每逢收获季节,便有成都、陕西、广东等地的药商前来收购。

  在双溪乡土百合的发展中,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2010年5月,双溪乡创业成功人士汪传明前往湖南考察百合种植,得知此项产业前景广阔,他决定返乡发展百合产业。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并鼓励他成立了大竹县合丰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重点抓好品种繁育、技术指导和收购销售,以此提高百合基地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已发展会员32户,社员近1200户。

  2011年,全乡种植百合面积2100亩,百合收获季节,合作社立即派人与湖南、重庆等地客商洽谈销售事宜,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压级压价,当年全乡就销售百合580余吨,依最低价20元/公斤计算,农民全年共增收1155万元。

  据双溪乡党委书记陈小华介绍,2012年全乡百合栽种面积达到2500亩,采取“基地密植+散户套种”的模式,辐射乡辖内的三青、普照、响水洞等8个村,涉及农户2978户,7月上旬已经进入收获期,主要销往重庆、湖南等地,预计实现总产量688吨,产值179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660元。

  “今后还要在栽培、管理、收获、制作、储藏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单产和市场价值,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早日把双溪乡打造成‘百合药业之乡’。”陈小华充满信心地说。

  据了解,在双溪乡千亩百合基地建设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大竹全县已有观音、白坝、周家、新生、朝阳等5个乡镇开始了土百合种植计划。目前,全县百合种植面积已有6700亩,年产百合超过1800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