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6岁的王刚在沈阳一家高校的土地与环境学院,任副教授。这一年,正是他刚晋升副教授的人生顺境期。按照他很多同事的说法,如果一切正常,按照王刚的资力在40岁之前晋升教授是很有希望的。
然而,因王刚的一次出国学术交流,他的人生命运改变了,他由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蜕变”成一个商业精英。

2010年,王刚公出到国外参加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发展主题的研讨会。王刚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世界各先进国家,都在积极发展生物科技。日本甚至将生物科技作为日本可持续性发展的立国根本。蚯蚓养殖业在日本蓬勃兴起。在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养殖蚯蚓的规模都较大。在美国,目前有9万个蚯蚓养殖场在养殖和出售蚯蚓,成千上万个家庭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分解废弃物。而很多日本人使用活的红蚯蚓做鱼饵。看到了蚯蚓养殖业的商机,王刚就开始有了回国后搞蚯蚓养殖的念头。
零成本的牛粪就可养蚯蚓
回国后,王刚开始进行实地考察,尽管是土地与环境学院的副教授在理论上有深厚的底蕴,但是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对于王刚却是陌生的。王刚在调研中发现,人工养殖蚯蚓,可以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等进行喂养,而以新鲜牛粪养殖蚯蚓为最佳。而农村的牛粪随处可见,不需要任何的花费。养蚯蚓的操作也很简单,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

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em水,并按em与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1:5的比例混合后喷洒。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大约一个月以后,待蚯蚓长成后就可以进行提取了。
一个产品可获得两种收益
王刚说,蚯蚓种每吨2万元,成蚓达到一公斤2000只的出口标准后,每吨可卖2万元,作为药材出售每吨可以卖到8万元。蚯蚓开始养殖后每两个月为一个周期,可自然繁殖,养殖过程中蚯蚓大小不一,不会出现“断茬儿”,每亩地每年可产蚯蚓一吨。如果按照10亩地计算,每年可产10吨。经过严格手工挑选的蚯蚓大多出口到日本作钓饵,每年出口量在五六十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