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泸州市江阳区丹林乡蝉联村的农民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利用撂荒地栽种密本南瓜开始收获了,少则几分地,多的近5亩,由于个头大,口感好,色泽正,在地头就被商家以1元/公斤的批发价抢购一空。

这些南瓜不仅进入了本地的餐馆,还远销重庆、成都等地,两个商贩还在村头设立了收购点,以方便群众随时销售南瓜。
垫青草不怕风雨不怕晒
7月21日,记者来到丹林乡蝉联村,只见山坡上、田边土角和望天田块里,全是待售的南瓜。
正忙着摘南瓜的李品刚老人高兴不已,他告诉记者:“我的2亩南瓜今年已经采收了6000来斤,地头少说还要再采收6000斤。每斤批发价不高,只有5角钱,但我们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用了新技术,使南瓜挂一个成一个,比一般农户亩产量高出1000余斤,仅这季南瓜亩收入可达3000元。”
在李品刚的指引下,记者发现,每个南瓜都有一大把草垫在下面,南瓜越大,垫的草越多,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别小看这些青草,它既能隔热防潮又透气,垫上它可以保证南瓜晴天晒不坏、雨天烂不了,基本上是挂一个结成一个。”李品刚说,这个小小的草垫子大大提高了今年蝉联村南瓜的品质和产量。
以前,各家各户散种南瓜,村民通过起高垄、人工授粉、掐花等手段进行维护,挂果率虽然高,但几场雨下来,很多南瓜掉了或坏了。原来南瓜在长到一定大小,接触到地面后,由于没有阻隔物,就长期与泥巴粘在一起,湿气和热气不能及时散发,下雨时间一长,瓜蒂就脱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