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养猪市场风险/养猪场科学化管理知识/从养猪致富到村富的蜕变

   2023-06-15 互联网3190

养猪

  挫折给了孙右潘当头一棒,失败告诉孙右潘必须加紧学习饲养技术。于是他到村上的农家书屋查阅资料,到镇兽医站咨询,到县畜牧局求助,通过自己的勤学和社会各界的帮助,经过几年的养殖繁育,养殖场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由原来的46头发展到861头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其中能繁母猪就有136头,子猪573头,育肥猪152头,年出栏500多头,实现年产值60多万元,成功跻身古蔺县“四大猪场之一”。

  从“致富”到“自富”再到“村富”,孙右潘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随着自己的养猪场规模越做越大,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于是孙右潘心生念头,自己能够创建这么大的猪场,能不能带动周边的群众参与养殖,共同致富。

  通过走访群众,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农村分散养殖的特点, 2009年,孙右潘在自己原有养猪场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古蔺县龙山镇向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养殖模式,这样即分担了养殖风险,又形成了循环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同时,孙右潘还创新了合作社与农户共建发展模式,首创“代养”模式,即给农户免费提供能繁母子猪,让农户自养三年后再返还给合作社,这三年间能繁子猪可繁育4胎。“这种养猪的方式很好,我们能免费得到两头母猪,而且孙右潘还定期防疫,指导我们饲养,仅“代养”这一种养殖方式我们就可以每年至少收入1.5万元。”代养户杨邦银高兴的说道。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孙右潘不断创新养殖模式,成功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到养殖的行列中来,并带动农户开始朝着多元的养殖模式发展,使养殖创收的空间更大更多。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创业之余他当起了片区防疫员

  随着生猪品种的不断改良,生猪养殖的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没有科学的养殖和防疫技术,生猪养殖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血的教训让部分村民蒙受经济损失,孙右潘刚刚在村上实施“代养”模式的时候,心想农户养殖的规模不大,和本地良种生猪一样养殖就可以了,但没想到,第一次开始代养就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刚开始推行的几户,到最后生猪不是病死就是始终出不了栏,这严重打击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为了重塑群众信心,孙右潘以身作则,当起了狮龙片区的生猪防疫员,每天,孙右潘都穿梭在狮龙片区的几个村里,挨家挨户检查猪圈的卫生情况、生猪生长状态和防疫消毒工作,定期给农户的生猪注射防疫疫苗。不但如此,孙右潘还将自己的防疫知识普及到各村各户,定期开展防疫培训班,邀请农户到现场实地进行教学,让农民群众真正掌握到防疫知识和技巧,通过防疫知识的推广普及,农户发展养殖技术提高了,经济价值扩大了,养殖的信心更足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