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富了回乡建基地 延伸养鱼产业链自建饲料厂

   2023-02-10 互联网5970
核心提示:有了帮扶,白马镇万湖村的张宣华、万井村的周德全、高岩村的王永平等400多家人筑塘1万多亩,亩产成鱼1000多公斤,亩产值达到1万多元,亩纯收入从几百元上升到

  在乐山市市中区的白马、童家等15个乡镇,共有4000多家农户养鱼,总面积达到10万多亩,年产销成鱼10万多吨,可实现产值9亿多元。说起这一切,就不能不谈起当地的养鱼致富带头人——乐山市中区白马镇白鹤村的易继东。7月底,47岁的易继东跟鱼饲料订单大户谈购销协议的空隙,接受了记者采访。

养鱼知识

  自制鱼罐车 销路大不同

  多年前,当地农户跟风养鱼,鱼产量逐年上升,成鱼开始出现销售困难。“当地鱼产量大,拉到远一点地方也许会卖得更好。”带着这种想法,易继东找来大桶装上鱼,用农用车拉到成都进行销售,备受市场青睐。再后来,易继东改用氧气袋装鱼和大汽车运输。然而,一次销售过程中,由于鱼太多,氧气充得不足,运往成都的鱼儿死去70%。“这次损失让我折了老本。”易继东表示。

  面对挫折,易继东没有退却,而是开始琢磨更好的运输方式。一次巧合,他从加油站的油罐车得到了灵感。之后,他联系上一位机械厂师傅,说明自己的想法,准备试制铁皮鱼罐车。经不住易继东的再三恳求,师傅答应出手帮忙。经过10多次改造实验,花费三万多元后,密封充氧铁皮鱼罐车终于研制成功。

池塘养鱼技术

  欣喜的易继东尝试着用这辆车拉鱼到成都市场,鱼儿果然鲜活无比。尝到甜头后,他索性成立了由10辆氧气鱼罐车和一支捕鱼队组成的营销队伍,在成都、宜宾、南充、绵阳等20多个城市销售鲜鱼。2003年,易继东把鱼罐车增加到20辆,常年为1000多户养鱼户运销鲜鱼1.2万多吨,成为远近有名的鲜鱼贩销大户。

  回乡建基地 带富一方人

  经过多年打拼,易继东预见到,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鲜鱼的消费量将越来越多,自己要有充足的货源才能适应市场的新形势。这时候,老易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人,他向白马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开发白马养鱼业,大搞规模喂养”的建议并立即得到了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