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世界”让农民经纪人帮村民致富
“甘草大王”利用网络实现了致富梦,而在距离他家1个小时车程,更为偏僻的龙泉村,41岁的村民田彦平则在利用网络带领全村农民一起赚钱。
在村里人眼里,田彦平热心、懂得多、有想法,被村民们称为农民经纪人。他的工作就是组织村民集体种植蔬菜瓜果,然后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再将销售利润分配给村民。
说到初次接触网络的情形,田彦平说,他去年第一次通过网络卖出了整整40车甜瓜,尝到甜头的他和村民们将蔬菜瓜果的种植规模扩大到585个大棚。如今这个村的农产品远销到北京、广州和海南等地。他还根据网上的市场供求信息来确定指导村民种植什么,如何种植。
龙泉村的蔬菜瓜果供不应求,村民们乐开了花。龙泉村村民冯仲福告诉记者,他们家种了12个大棚的菜,每年纯收入6万多元,而以前家庭收入最多1万元。
记者问田彦平一年收入多少,他挠挠头,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我赚得少,一年只有5万左右吧。”他又指了指旁边一个村民说:“他赚得多,一年得有9万元。”
“田彦平赚得不多,可是贡献多。”那个村民笑着回答,“他自己家里买了电脑,还办了无线网卡,无偿帮村民在网上发卖菜信息。”
田彦平现在的梦想是让村民 “一家一台电脑”,人人都可以上网。他说:“有了网络,人才看得远,听得远。”
“网络世界”帮打工仔实现“店主”梦
中国西北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创业。
还是在红寺堡这个有近20万人口的扶贫移民开发区,有一家“腾达”摩托车修理店,店主是25岁的回族小伙子马虎。
2007年之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马虎跟其他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忙时在家种地,闲时去城里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