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河:貉狐养殖幼崽成活率100%

   2023-06-15 互联网3130
核心提示:  冀州市南午村镇前丰备村的陈立河,十年来坚持搞特色养殖,凭借一股坚韧的毅力,建起了貉狐养殖场,也趟出了一条成功的致富路

  冀州市南午村镇前丰备村的陈立河,十年来坚持搞特色养殖,凭借一股坚韧的毅力,建起了貉狐养殖场,也“趟”出了一条成功的致富路,被村民称为貉狐养殖“土专家”。

  谈起养殖经历,几分心酸涌上陈立河的心头。2002年,听朋友介绍,狐狸养殖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加之南午村镇离“千年裘都”枣强大营镇很近,有地域和市场优势,他动心了。认真考察后,他于当年引进了10只狐狸,开始在自家小院里试养。由于刚涉足养殖领域,技术和经验不足,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但倔强的他默默坚持着。到2005年,他的养殖规模达到五六十只。可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因打疫苗出现失误,他精心养殖的狐狸“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陈立河是个“一条道儿走到黑”的汉子,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一番考量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借钱从别人手里购买淘汰的狐狸。这些狐狸大都因母性不强,导致幼崽成活率低,但价钱比原种便宜许多。为增强这些“淘汰狐”的母性,提高幼崽的成活率,他买来摄像头放到狐狸窝里,等到生产时仔细观察,然后根据母狐的表现和反应,尝试着给狐狸改造窝室,由偏口改成了正口。这样一来,母性好的狐狸就不用管它了,母性不好的也能得到好的照顾。

  在锲而不舍的摸索中,陈立河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掌握貉狐生长习性的土方法,更加注重总结经验和学习交流,养殖技术趋于成熟。现在,他可以不通过任何仪器,直接用观察和触摸的方法判断貉狐的孕情,幼崽成活率几乎达到100%。许多貉狐养殖户都来向他求经。

  如今,陈立河的养殖场已从他的农家小院,搬迁到南午村镇李瓦窑村的养殖基地,貉狐存栏已达1000多只,年收入近30万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