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丝鸡原生态养殖 农户原生态养殖竹丝鸡一年赚百万

   2023-09-13 互联网2360

竹丝鸡养殖前景

  记者:“你们家一共几个棚?”

  养殖户庐灼权的儿子:“5个。”

  在顺德北窖镇像老庐这样的养鸡户有20几家。他们养的主要品种就是竹丝鸡。竹丝鸡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乌鸡。因为这种鸡的毛像竹子的纤维一样,所以广东人管它叫竹丝鸡。

  北窖镇养竹丝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6年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00多万只。这里养殖的竹丝鸡主要是供给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因为广东人喜欢用竹丝鸡煲汤所以北窖镇的竹丝鸡生意一直红红火火,每天的销量就有5万多只。

  可是这两年北窖镇的养殖场却越来越少了。

  陈铨现在正在经营着一家养鸡场,再过两年他的养殖场也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养殖户陈铨:“因为我们顺德的土地比较紧张,所以来说,就没办法。我们养殖的这一行来说,风险性比较大,到时候如果真的这个样,我们就不干了。”

  正像陈铨所说的这样,在北窖镇困惑着养鸡户们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

  这些年顺德工业发展快,很多工厂扩建厂房需要租地,这样就和租地办养殖场的农民发生了冲突。而一些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也给逐渐城市化的地区带来污染。为此一部分养殖户都打算租期结束后转行做其他工作。

  在北窖镇的这些养殖户中,冯志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2005年冯志坚的养殖场也遇到了土地到期的情况,面对着一些人放弃养鸡的局面,冯志坚却决定换个地方,但一定要继续养鸡。

  养殖户冯志坚:“肯定不愿意搬了,但是环境没办法,一定要搬。因为我们搞农业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比较长远一点比较好,时间越长就越好。”

  为了让养殖场发展的更大,冯志坚决定换个地。但是在顺德继续租地成本太高,而且因为地皮紧俏,所以土地的租期都很短,这样很不划算。于是冯志坚想到把场子搬出去。

  养殖户冯志坚:“因为顺德那一边的,都是重要的工业区,它的价格比较高,就是做地皮的价格比较高,第二在顺德那边的工业区,还有比较近住宅区,所以空气环境比较差,所以就要搬。”

  可养殖场一旦搬了家,就意味要重新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而顺德是国内供港澳地区竹丝鸡最大的市场,也是珠三角的中间位置,当地人多年的养殖已经使 这里成了竹丝鸡的集散地。正是有了这样的销售市场,顺德的竹丝鸡才能价格稳定。这也正是其他养殖户宁愿转行不做,也不愿意选择外地办场的原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