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前往威远县龙会镇水库村10组,发现许多种植着作物的农田,都用围网围了起来,农田里不时传来蛙声。
“你不晓得啊?有人在我们村承包了几十亩地,养青蛙呢。”见记者满脸疑惑,一名村民主动说。

村民所说的养蛙人,是36岁的腾小东。
去年下旬,腾小东和朋友确定了“规模养蛙”这一项目,四处寻找养殖地点。
“养殖青蛙,对气候、水质和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腾小东说,跑遍了整个威远后,他们最终将地点定在了龙会镇水库村10组。
一切就绪之后,腾小东从外地买回了种蛙,开始摸索养殖青蛙技术。

在养殖之前,腾小东曾到不少地方学习过养蛙技术。但就连培训基地里,规模养青蛙的成功者都少之又少,他学到的技术也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对于他来说,此次养蛙,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想到他刚下“河”,就遇到了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今年4月,腾小东利用种蛙孵化出了100余万尾蝌蚪。但蝌蚪刚孵化出来不久,就开始大量地死亡,最后全部“报废”。眼见着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小家伙全部死去,腾小东心里十分难过。
腾小东和技术员首先分析了蝌蚪死亡原因,确定了是水质的问题。随后,又购回了几百对种蛙,开始繁殖蝌蚪,改用井水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