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尽走上养鸡之路 发展元化养殖山鸡、凤凰年入10余万

   2023-08-21 互联网2560

养鸡

 养殖之初,张远奎夫妇自己制造了一张蛋床,购买了500枚鸡蛋进行传统煤油灯脱温方式孵化仔鸡,由于水分和温度掌握得不好,才孵化出仔鸡240多 只,除掉成本基本没有利润,于是他们将未孵化出仔鸡的蛋打破后将所见到的情形多次在电话中向远在北京打工的弟弟请教,共同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又开始购进鸡 蛋进行第二次孵化、第三次孵化……

 在基本掌握了孵化技术后,他们将蛋床从1张扩大到了2张,最后扩大到4张,最高时每次可孵化鸡蛋2000枚,由于从鸡蛋孵化仔鸡的周期要20余 天,原始的孵化技术要求每2小时要翻蛋一次,到出苗时大约要翻250次左右,大量的工作量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人在家专门负责孵化事项,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就进 行了分工,张远奎在外面跑蛋的收购和鸡苗的销售,有空还兼顾10来亩耕地的庄稼种植,毛友芬负责家中孵蛋和生猪养殖等家务活,由于他们夫妇的孵化技术好, 仔鸡脱温技术掌握得比较得当,脱温后的仔鸡养殖起来死亡率比较低,所有养殖户对他们孵化的仔鸡都反映很好,在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他们夫妻俩 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扩大孵化规模,到2007年,他们不但偿还了为供子女上学等欠下的13万元债务,还有了一定的积蓄,成为该村靠孵化仔鸡脱贫致富的第一 人。

 抱团发展

 2007年末,从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的小女张秋同男朋友陈伟松回家探亲,女婿陈伟松也认准了养殖这条致富路,主动放弃了许多次考公务员的机会,毅然 同岳父母们搞起了养殖。去年6月,陈伟松在山东一家公司从网上购进一台每次孵化4000多枚蛋的孵化箱,将孵化技术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从此告别了手工孵 化仔鸡的历史。今年上半年销售成鸡2000多只、脱温仔鸡4000多只。大关县畜牧局考察后,同他们签订了供货协议,成为大关县第一家定点鸡苗供应商。

 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有10余户农户也开始孵化仔鸡,扩大成为一个仔鸡孵化基地,鸡苗供应覆盖大关各乡镇近万户农户。仔鸡还销往彝良,昆明等地也有销售商前住他们家洽谈合作事宜。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面,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多元化养殖之路。去年初,陈伟松从昆明引进了一批七彩山鸡进行养殖,并掌握了仔鸡的孵化技术要领,目前山 鸡存栏 100余只。为让养殖合法化,今年5月,他们向市林业局申办了《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同时,陈伟松从昆明以 每只200元的价格购进30只孔雀进行试养,目前存栏有22只。陈伟松告诉记者:“去年春节,我们将试养成功的80多只七彩山鸡拿到市场销售,不到一小时 的时间就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全部卖完,这让我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明年将扩大养殖规模,特别是七彩山鸡的脱温鸡和成鸡的养殖。”

 目前,在大关县供销社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已经开始申报成立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大关县翠华镇金农养殖场”,走上“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的路子。我们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市场上一定赢得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