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新春来临之际,我们把目光投向乡村基层,进乡村,看变化,去感知一个个村庄的巨变。我们触摸乡村脉搏,走进普通百姓家,用笔和镜头记录下那些生动的影像,用一颗温暖的心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

琼海篇
福田村通过典型引路、能人当家等方式致富,95%村民盖起新楼
辣椒种植户两年收入盖栋楼
琼海潭门镇福田村位于琼海市东部,全村365户,总人口1500人。该村通过致富示范户典型引路,能人当家,调整产业结构,倡导文明新风,由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小康村”。村民住洋房开小车,实现了家用电器化、民居楼房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成为琼海知名的富裕村。
从嘉积镇往东行驶15公里,一片郁郁葱葱的椰林,掩映着一栋栋小洋房,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福田村。村委会办公楼就在村口,是一栋别致的楼房。福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田春和村委会副主任王平热情地给记者做起了向导。

勤劳致富哥俩
盖新楼买小车
在院门上镶着“进士第”石匾的院子前,记者停下了脚步。院内有两栋小楼,前院有卫生间、洗浴间,还有侧廊和厨房,后院还有几间平房。房子的男主人杨全琼今年78岁。他告诉记者:他的高祖父名叫杨家冕,是清道光丙申科进士。母亲怀他7个月时,当时28岁的父亲杨庆云就参加了革命,1932年在河南被敌人杀害。他从没有见过父亲。杨全琼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昌雄,56岁,新楼房盖在他家对面。他现在跟50岁的小儿子杨昌锐住在一起。院子里的楼房他和老伴住一栋,小儿子住一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