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生态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 泥鳅养殖技术易学效益高

   2024-02-18 互联网1110

泥鳅养殖

  泥鳅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除了西藏)。其适应环境能力相当强,懂技术方法养殖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在稻田、湖泊、池塘或修建水泥池都能养殖泥鳅,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量里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都能获得较高的回报。

  泥鳅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但是懂得其真正养殖技术的人并不多。许多人都按照养殖其它鱼类进行养殖,导致许多进行泥鳅养殖的养殖户都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甚至是亏本。我公司从事泥鳅、黄鳝养殖多年,有丰富的养殖实践经验。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泥鳅的养殖并非和其它鱼类相似,其它鱼药用于泥鳅养殖上会导致泥鳅的死亡(与其生理生活特性有关)。因此泥鳅的养殖是不能盲目的使用其他鱼类药物的。

  现在有养殖泥鳅的都是小户散养,其不懂得真正的养殖技术,获得的效益很小,导致有些人失去信心,然而 从事规模化养殖的少之有少,再加上野生资源大量破坏和锐减,市场上泥鳅的缺口越来越大,泥鳅的价格也逐年上升(现在平均批发价在22—28元/Kg)。懂得其技术后进行泥鳅养殖是很容易走上养殖致富这条光明大道的,因为我们通过实践发现泥鳅的怀卵量是比较的(好的品种都在300粒以上,高的能达数万粒),而且当年繁殖的鳅苗当年就能达到上市规格。我们保守的举一个例进行说明:一般一条雌鳅的怀卵量为3000-5000粒(多的可以上万粒),我们以实际繁殖成活1500尾鳅苗、每尾长到15克计算,每条雌鳅可能带来22.5公斤的泥鳅产量, 6条雌鳅,在繁殖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出产商品泥鳅150公斤 ,我们已22元/Kg来计算,共得3300元,出去饲料成本、人工费、养殖池的修建费等共计1200元。获得的效益还有2100元,而且雌鳅的怀卵量回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加。可想养殖泥鳅所获得的效益的相当可观的。

  据我们分析:由于泥鳅养殖适应性广、繁殖率高、生长快、效益高等特点,懂得技术后发展起来是比较容易成规模的,预计在5—6年后就能逐步填补市场上的空缺,因此在最近5—6年之间进行泥鳅养殖是目前来说是比较好的商机。谁跑在前面谁就能做领头羊,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同时也是拉开贫富差距和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