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记者在天津凯润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遇到了开着轿车来采蘑菇的农民孙建成。这位“80后”农民笑着说:“一亩菜等于十亩粮,一亩花等于十亩菜,一亩菇等于十亩花,大棚可是我的‘致富棚’,每年种两大棚,赚钱快,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从企业辞职种蘑菇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十个二代节能温室大棚连成一片,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收新鲜蘑菇。
“每天蘑菇像变戏法似的冒出来,得赶紧采收、装箱,再按客户订单发货呀!”在大棚里,满身是土的孙建成告诉记者,春节至今,他几乎每天是在大棚里度过的,虽然很忙很累,但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31岁的孙建成2004年从天津工业大学毕业后,到开发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工作,四年后他辞职不干了。2009年起,他承包了两个温室大棚种植香菇和杏孢菇,每年采收两季蘑菇。刚刚过去的一年,孙建成已采收30多吨蘑菇,收入近10万元,这是他原来上班年薪的5倍。

点点鼠标钱到账
12:30,大棚里的蘑菇采收即将结束。孙建成来到停靠在大棚边的一辆轿车里,他打开车里的笔记本电脑,把上午采收的蘑菇产量通过种植基地的“网络信息平台”发送到合作社销售部,销售人员即按客户订单进行发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