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饲养防疫最重要 养鸭大户谈养鸭致富经

   2023-10-05 互联网2190

养鸭技术知识

   从不熟悉到成为养鸭能手,从退伍军人到事业干部创业带头人,杨清华走过了七年的艰苦历程。然而,杨清华并不满足于现状,2008年他决定组建养鸭专业合 作社,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浓溪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决定为合作社的运作提供了10万元的风险金,帮助养鸭户规避市场风险,同时镇政府还为 合作社社员出台优惠政策对社员修建鸭舍提供80%的建设补助资金。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强了杨清华发展养鸭合作社助农增收的信心。

   2008年5月,浓溪镇红色养鸭合作社正式成立。他采用了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模式就是统一供苗,统一供饲料、供酒糟,供技术,供服务,以保底价把老百姓 手中饲养的肉鸭回收回来,然后统一销售。第二种模式就是合作社社员从合作社基地购鸭苗,自行组织销售,基地统一提供防疫技术,统一提供市场信息。

  “当时的合作社还坚持每天向社员公布市场行情。我们主要在网上查找和市场调查得到信息,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发布。因为我们接触得比较多一点,给老百姓提供现在什么行情,啥子价格,让老百姓掌握到,保证老百姓在卖鸭子的时候不吃亏。”

   由于杨清华的红色养鸭合作社发展很好,吸引众多老百姓参与。合作社社员从成立之初的30户人达到现在的300多户人,其中养殖规模在10万只以上的大户 就有八户,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超万元。依托合作社,在库区大力发展养鸭业,带动库区鸭业发展,浓溪镇每年出栏肉鸭达得到120万只以上,仅合作社社员出栏 肉鸭在40万只以上。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配合党委政府在开发库区生态旅游和绿色养殖上做文章,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临别,杨清华告诉记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