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企业所面对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面对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的快速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舞台,面对日新月异的企业管理创新,等等。企业和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应对的措施、制胜的谋略,也就是急需有高明的策划和策划者,来帮助企业化解风险,渡过难关。他们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有真才实学的策划者。而同时又害怕策划,害怕与策划者接触。他们看到那些失败的案例,看到某些吹嘘标榜的策划家和高价待售的策划方案,他们很担心。因为给策划者要付的代价高,策划方案的风险太大,弄不好就会使企业陷入绝境。因此,他们傍徨、犹豫,既想要又害怕,这是当前众多企业的一种心态。
我认为当前的策划界和企业界已走进了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误区之一,策划是“包治白病”的良方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一些管理者就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几乎完全寄托在某些策划者的策划上。这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首先,企业自身练功是最重要的。把希望寄托在策划上不是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首要任务是苦功本身内功,企业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这里的干部对于企业可以理解为领导者的素质和员工的素质,是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作为企业应该首先是围绕自己本身如何加强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加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把眼光盯在自己。其次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适时引进“外脑”。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成果,达到内外结合,融入升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而企业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领导者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为了应付市场的快捷变化和激烈竞争,适时引进人才和他人的成果来增加竞争的能力,增强应对的措施,诚然也是无可非议的,这和完全依赖外援是本质上的不同。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的修练和营销水平的提高,都无法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