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稻蛙蚓共作” 间种黄花草肥沃

   2023-10-05 互联网2000
核心提示:(刘念绘图)  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江苏省兴化市,有一片120亩的稻田与众不同:稻田上空笼罩着绿色的栅网

农田“稻蛙蚓共作” 间种黄花草肥沃

(刘念绘图)

  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江苏省兴化市,有一片120亩的稻田与众不同:稻田上空笼罩着绿色的栅网,稻田四周有1米多高的PVC绿色栅板。这就是“稻蛙蚓共作”的生态水稻种植。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稻田。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兴化市陶庄农技站长许开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创建的这片“生态水稻绿蛙园”:“PVC绿色栅板,是挡拦外面的蛇、鼠进入及青蛙外逃;罩在稻田上空的网,是防止白鹭、灰鹭等鸟类对青蛙的侵害。”许开泰说,“稻蛙蚓共作”的原理是,运用牛粪养蚯蚓、蚯蚓排泄物肥田,同时蚯蚓可作为青蛙的补充饵料。另外,青蛙吃食稻田里的虫子。由此生产出生态蛙稻米。

  1亩田放养1000只青蛙一只蛙一天可吃百头虫

  稻田里有两方隔着的田块。记者发现,两方田块的蛙种不同,一个是个头瘦小的中国青蛙即本地青蛙,一个是个头大而壮的美国青蛙。“两种蛙捕虫能力可不一样,本地蛙一天可捕七八十头,美国蛙可捕上百头。两种蛙不能相融,美国蛙会吃本地蛙。”许开泰说,根据蛙类捕虫理论,一只中国蛙可捕食1平方米稻田的虫卵,美国蛙则可捕食1.5平方米稻田的虫卵。现在按一亩田投放本地蛙1000只、美国蛙600只的标准进行试验,看看到底一亩田投放多少为宜。

  趟在青青秧田里,追逐了好一会儿,许开泰才用网具逮住了一只美国青蛙。“6月初买回来的,每只一元钱,当时只有20克左右,现在二三两重了。瞧它长得这么肥,再看看秧苗,一点虫害也没有。”

  生产生态稻米,是许开泰由来已久的念头。2012年,许开泰从媒体上得知上海、镇江有“稻蛙共作”模式,于是便去参观学习,并逐步开始探索。据许开泰介绍,青蛙是捕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天能捕食上百只各类害虫。在农药未被广泛使用时,青蛙就是水稻除虫的最主要方式。而因为农药的广泛使用,现在水稻田中已很少见到青蛙,这就需要施用更多的农药,形成“恶性循环”。进行“稻蛙共作”算是一种“古为今用”,同时还有利于农业生态的修复,可谓一举多得。

  青蛙除了捕食稻田害虫,还要喂蚯蚓。绿蛙园还开辟了一亩地的蚯蚓养殖场,利用当地的牛粪资源养殖蚯蚓,蚯蚓粪肥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