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呱呱……”夏日傍晚,清风徐徐。大冶市刘仁八镇刘文伍村郑十八湾的云台山,传来一声声蛙鸣。
这里是青蛙养殖户余贵有的养殖基地。目前,余贵有已经摸索出一套人工养殖青蛙的技术,他养殖的第一批青蛙即将“蹦”进市场,纯利润可超过10万元。

今年43岁的余贵有,原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2000年,不安分的他,辞去高薪工作南下,做电子产品等各种生意。在外漂泊了近10年后,他觉得累了便寻思着回家做点什么。看到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很重视,余贵有瞄准了养殖的市场。养什么好呢?
“要想获得丰厚的利润,就要寻找市场空白点。”余贵有说,别人没有的产品你有,就不愁销路。当看到许多人非法在野外捕捉黑斑蛙出售且市场紧俏时,他不禁 眼前一亮,人工养殖大冶本地黑斑蛙,既可以满足市民吃青蛙的需要,又可以减少一些人捕捉青蛙这种有益生物,可谓一举两得。

经华农、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论证,余贵有在云台山脚下搭了一个2平米大的房子,开垦了2亩鱼塘,买来800只蛙种,独自住下忙碌开了。
没想到,一连串的问题让余贵有伤透了脑筋。最大的难题是,池塘里的青蛙不吃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