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唱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美丽 的爱情故事。在新津县普兴镇袁山村,也有一出“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致富。这对夫妻丈夫叫周茂林,妻子叫任新莲,两口子从 2005年起放弃打工回家养起了獭兔。几年下来,两口子现在养了3000多只獭兔,去年的养殖收入超过10万元。

但这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发财致富故事,而是与袁山村这几年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施土地整理、改造乡村环境、发展现代农业等紧密相连。他们自创的 “袁山模式”使得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一举实现整村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从2007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如今的近万元。周茂林、任新莲夫妻的致富之路, 不过是袁山村农民增收的一桩普通案例。
放弃打工来养兔
去年收入10多万
有了合作社这个靠山,周茂林、任新莲承包了9个兔舍,养了3000多只兔子。每个月任新莲都要到合作社结算,这段时间生意好,每次都要领1万多元钱回家。

周茂林是袁山村的农民,任新莲是宜宾人。两个人结婚后,周茂林在普兴镇的砖瓦厂做事,任新莲则常年在成都各地打工。“我十几岁就外出打工了,在服装厂待过,做过服务员,干过食堂。”任新莲说,在养兔子之前,她在一家食品厂上班,一个月拿2000多元,还有五险一金。
如果没有袁山村为发展村经济而办起全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周茂林两口子也不可能走上养獭兔的致富路。
2007年,袁山村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袁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40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做抵押,贷款150万元,修建了50栋兔舍,并 以此入股与养殖大户联合成立了袁山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曾获得“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人称“狗不咬书记”的袁山五峰联合党 委书记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