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陈小庄有个癞蛤蟆大王,养了1000多只癞蛤蟆!”在临泉县滑集镇,群众们纷纷交口称赞。7月23日,笔者前往该村一探虚实。
村东头一块二亩多宽的地里,四周是高高的砖墙,地里全是丰润的野草,野草丛外不时传来癞蛤蟆“咕咕”的歌声。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给两口10多平方米的池塘换水,他就是陈小庄的“蛤蟆大王”——陈辉。

练好“蛤蟆功”,致富很轻松,养蟾蜍也能致富。“自从镇村计生协帮我们举办致富培训班以来,我就天天坚 持看中央7台《致富经》,看一看有没有适合的致富项目。有一期节目特意介绍了蟾蜍(又称癞蛤蟆)养殖,蟾蜍全身是宝,蟾衣(蟾蜍蜕下的皮)、蟾酥(排泄的 白色浆液)、干蟾等都可以或许用来制药,并且高温去皮后或许可以食用,肉可细腻了!电视里面介绍的可把我迷上了。”小陈给笔者讲述他娶蛤蟆的“姻缘”。小 陈把本人想养殖癞蛤蟆的事告诉了妻子韦雪敏,妻子半信半疑的在网络上查,生怕陈辉急着致富胡乱想。“妻子是家里掌舵的,这么重要的工作可要她拍板啦!”小 陈笑呵呵地说,村里没多少癞蛤蟆,还需要发动附近村里的人。

说起养殖成本,小陈说,癞蛤蟆繁殖很快,他们村有好多溪沟,村民日常捕来就卖给他,他就将那些癞蛤蟆露天养在田里。现正在进入夏日,气温热,就正在田里用瓦片搭建一些安息场所,让癞蛤蟆躲在里边。还放了些晒干的油菜秆,同时可诱惑飞蛾和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