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找搭档 乡下养“蚱蜢”不愁销

   2023-12-16 互联网1570
核心提示:  一排排整齐的大棚里,吃饱喝足的蝗虫(俗名蚱蜢)精神抖擞地飞来飞去。8月1日,笔者在内江市东兴区小河口镇星光村八组的蝗虫

  一排排整齐的大棚里,吃饱喝足的蝗虫(俗名蚱蜢)精神抖擞地飞来飞去。8月1日,笔者在内江市东兴区小河口镇星光村八组的蝗虫养殖场见到,14 个大棚挤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蝗虫,星光村村支书邓昭久和他的老伴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悉心地为蝗虫添加草料。看着长势喜人的蝗虫一天 一个样,大的已经足足有3公分长,夫妻俩不禁喜上眉梢:“再有20天,第二批蝗虫就可以上市了。”

  东兴区小河口镇宣传委员赵庸道热情地介绍说,邓昭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能干人,每年都要出栏好几十头肥猪,今年又带头搞起了蝗虫养殖场,开始蝗虫养殖。

  据了解,2010年,邓昭久到成都参观学习期间,结识了部分蝗虫养殖专业户。受他们的影响,邓昭久对蝗虫养殖产生了浓厚兴趣。经朋友介绍,他与 成都一从事蝗虫经营的客商张某达成了合作养殖食用蝗虫的协议,由张某负责蝗虫养殖场的资金投入和市场营销;由邓昭久负责落实土地和生产环节的各项事宜,两 家按五五分成。

  邓昭久坦言,以前,许多农民不敢涉足高端养殖行业或稀缺养殖领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持久稳定的销售市场,潜在的养殖户风险很大。他之所以选 择与张某搭档,是因为张某在这个领域已经干了很多年,有非常丰富的营销经验和比较稳定的市场客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避免养殖的盲目性。”

  今年年初,邓昭久按照协议流转土地种植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选择周边植被好,土质疏松、雨水排放好的坡地建起了14个规范的养殖大棚,养殖总面积达到400多平方米。5月以来,邓昭久从云南昆明引种,开始了蝗虫养殖。

  邓昭久告诉笔者,蝗虫特别适应高温生存环境,每年5月—10月为最佳养殖时间。蝗虫喜欢吃尖叶类植物,适宜蝗虫食用的草料漫山遍野都是,草料成本低。加之蝗虫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一般不会有什么病,养殖风险也不高,普通农户都可以养。

  目前,合作伙伴张某已经为养殖场送来了一批订单。邓昭久高兴地说:“成都的大酒楼都纷纷抢着要货。在成都市场,每公斤蝗虫的价格是90元至 100元。在广州等沿海大城市价格更好,每公斤一般在120元至140元上下。过年过节期间,价格更高。按照现在的价格,今年他和合作伙伴都将获得3万元 以上的收入。”

  “10月以后,蝗虫陆续将进入冬眠期,我得和合作伙伴好好谋划一下,再流转几十亩土地种草,扩大蝗虫养殖规模。”邓昭久盘算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