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王福明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产业仍以土元为主 (土元是另一种可以入中药材的昆虫),在他递来的名片上也仅印有“土元养殖场”的字样和土元的图片,没有涉及美洲大蠊。王福明称,美洲大蠊养殖刚刚起步,涉及的6座养殖场中,只有2座饲养美洲大蠊,长清区这座养殖规模算是较大的,但场内4间养殖房,仍有两间饲养的是土元。
记者跟随王福明来到库房。随着卷帘门开启,一股浓烈的苦涩味扑面而来,掩住鼻子后记者观察发现,这间5米高的房间里,从地面到屋顶堆满了红色的大塑料盆和大号编织袋,定睛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褐色的虫子。
王福明赤手从一个编织袋里抄起一把货物称:“这些都是加工好的。 ”记者走近后发现,这些黑色的物体的确是蟑螂,还有不少编织袋里装着一种有着黑色外壳的圆形昆虫。王福明称这些蟑螂的品种都是 “美洲大蠊”,而另一种便是他的主要商品“土元”。
■“小强”烘干成商品
成功率达80%,孵化美洲大蠊有秘诀
王福明告诉记者,作为第一道生产环节,这些被烫死后晒干或烘干的美洲大蠊、土元就是他贩卖的商品。仅这所养殖场的库房里,就有十多吨成品存货。 “不过美洲大蠊库存不多,去年总产量是5吨,今年扩大养殖规模后,预计产量将达到20吨。 ”
在收获成虫前,要收集美洲大蠊的卵鞘。老板娘称,这是养殖中最重要的阶段:“美洲大蠊会把卵鞘埋在砂土里,在它们大量繁殖时,我们会先将卵鞘人工收集到一起,等成虫收获后,再统一放回到空出来的隔间里,等待它们孵化。 ”每四个月一次的收获和人工孵化,可能是这座养殖场唯一繁忙的时段。
之后,记者在王福明带领下参观了养殖土元的房间。与美洲大蠊不同,土元房比较空旷,水泥架中间没有架石棉网构造物。王福明称,土元都生活在沙土下,搅动沙土,可以看到许多土元四处躲避,这些土元比库房里的成虫小很多,显然还是幼体。王福明说,相比其他特种昆虫的养殖,养美洲大蠊省心省力。 “孵出来后,就只需每天喂食、打扫场地,美洲大蠊不会生病,也不用在饲料里‘加药’,孵出来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
不过,王福明意味深长地说:“关键是怎么让它成功孵化,美洲大蠊养殖的关键是‘取种’、‘保管’和‘孵化’,这些技术我在业内遥遥领先,全国有近百家美洲大蠊养殖场,一般幼虫孵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能达到百分之三十算高的了,我们这里的孵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 ”记者继续追问王福明有什么诀窍,他只是笑而不语,显然并不准备将秘诀公诸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