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缔造者们的创新不胜枚举。19世纪60、70年代,当亨利·海因茨的事业刚刚起步之时,他借助独立批发商的渠道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给各级零售商。随着加工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他逐渐意识到,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确保产品信誉,必须着手组建直属于公司的销售机构。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海因茨在全美范围内设置了一系列办公机构和产品仓库,并雇用训练有素的全职人员负责这些机构的日常运转。而当霍华德·舒尔茨1987年入主星巴克并着手准备创立大规模特制咖啡连锁店的时候,他没有赶时髦地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而是选择了由公司直接控制的连锁店模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当初的决策逐渐显露出了高瞻远瞩的正确性。星巴克的企业结构包括地区性的办事机构、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以及联系各家分店经理和公司总部之间的完善的信息系统。从高级行政人员到地区经理再到原料供应单位,每一名星巴克的雇员都承担着十分明确的责任。
所有的这些品牌创立者都具有冲天的豪情、百折不悔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超强的实践能力。但这些还不足以使他们成功。他们的成功更多地来自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巧妙利用。
善捕商机的心理学家
这些企业家生活在一个工业革命开始起步并逐渐深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赤贫跨入到中产者的行列。几千年来妇女固守家庭的角色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多追求自立和平等的女性选择了兼挑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这些经济和社会变迁为创业家们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巨大的契机。他们无一例外地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巨变所带来的商机。亨氏产品品质纯正、做工精良的腌制食品使妇女从家务劳动的重负中大大地解脱出来。星巴克的特制咖啡技术不仅使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感到“以前饮用的(速溶)咖啡与泔水之间竟然别无二致”,而且给拙于为丈夫和家人烹制咖啡的妇女带来了莫大的福音。雅诗·兰黛更是从对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中观察到自己的机会:无论妇女们是否选择外出工作,她们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她们比自己的前辈拥有更多的个人收入,更多对生活的自主选择权和个性的自我展示机会。怀着这样的信念,她推出了一系列高档次的美容用品,并为自己的品牌创造出一个光彩耀人的市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