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后水资源仍然短缺

   2023-06-15 互联网3280
核心提示:东英吉利大学称,他们编制了第一份完整的中国省际间水转移和再分配目录。参与研究的国际发展学院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表示,

南水北调后水资源仍然短缺

东英吉利大学称,他们编制了第一份完整的中国省际间水转移和再分配目录。参与研究的国际发展学院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转移不足以消弭中国水供应短缺之困。

  “若要认真解决迫切的供水压力,中国需要将重点转移到水资源需求管理,而不是维持以供给为导向的策略。”关大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认为中国的跨区域调水工程仍存在争议,“一些水资源匮乏区域的燃眉之急得以缓解,但是水资源输出省份将承受巨大的风险。”

  在一些省份,多达65%的供水被指定用于水的转移再分配,并被用于基础设施和促进生产加工贸易等。除非中国能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水资源短缺)情况情况将继续恶化。”东英吉利大学和利兹大学的研究者得出结论称。

  小学的地理常识告诉我们:中国拥有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仅仅拥有7%的淡水资源。然而,巨大的供应不足之外,中国多数水体的水质也已大不如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污染在中国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是最大的环境问题,虽然它不像空气污染那样看得见闻得到。”关大博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利兹大学水研究中心的蒂洛森认为:“即使未来中国提高了农业和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中国有限的水资源仍不足以满足由经济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大增。”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自2002年始建,通过东、中、西三大渠道系统将长江丰沛的水资源输往干旱少雨的北方,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程1430公里的这一项目的中线一期工程上个月12日正式通水,这样北京天津等地的居民就能用上来自湖北的水源洗菜或淋浴。新华社报道,工程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