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代农业发展

   2023-10-05 互联网2110
核心提示: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发展格外关心,他在江苏视察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

关注现代农业发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发展格外关心,他在江苏视察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达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

  适应新常态,必须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新常态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老问题和矛盾将更加突出,只有内强素质、外迎挑战,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才能突破制约,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农业基础。

  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完成好稳定产量、保障供给的首要任务,又要兼顾好提高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既要适应国内发展环境,又要放眼国际竞争态势;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好农民问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目标,以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强化政策法治、设施装备、人才服务等支撑保障,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经营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保护体系。

  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是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注意把握节奏和方法,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首要的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体,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政府部门重点是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忌越俎代庖、行政命令。要坚持市场导向,尊重经济规律。深入研究需求特点、市场走势,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善于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农业生产,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防止因盲目跟风、搞“一窝蜂”,遭到市场惩罚、农民埋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加强分类研究,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