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转型:安装最具竞争优势直销模式

   2023-08-21 互联网2560


  转型以后,雅芳依靠其数量众多的专卖店、专柜实现了对包括大中城市商场、二三级市场甚至一些乡镇市场的渠道渗透。在钟彬娴看来,雅芳在中国结了一张网,通过这张网,其产品如血液一样在销售渠道里流淌。“在一个以提供服务赢得市场的时代,谁在未来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最快捷、最方便接触产品的机会,尽量缩短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减少附加成本,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雅芳公司在中国市场同样遵照了钟彬娴的经营理念。

  随后,雅芳在中国市场每年业绩增长近40%,2001年实现了盈利,到2002年销售额(净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80%来自专卖店,20%来自专柜。雅芳的这种彻底转型的做法,赢得了中国政府的赞赏。然而,转为传统批发零售的雅芳,必须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重新修炼其控制能力,临街小店对品牌价值影响的争论以及渠道中低价竞争的局部混乱,都是它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专卖店之困

  2003年以后,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多事之秋,宝洁、欧莱雅和雅芳同时卷进了一场品牌收购的争夺。随着宝洁公司成功地收购了妮维雅,欧莱雅也迅速地收购了低端品牌小护士和中端品牌羽西,此时的雅芳公司似乎被节节逼退,陷入了众多直销公司和众多传统日化公司激烈竞争的夹缝之中。

  当时,转型后的雅芳是以“6万非农业人口一个点”的原则把中国市场细分5000个区域,而没有从女性的个性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或许,雅芳公司强调自己的顾客为“非农业人口”,是企图尽可能地做大市场。然而,这种通吃市场的想法并不能总是如愿以偿。

  正是由于在网点布置上没有强调合理的销售半径,盲目地以“500米之内不允许有两家店”的扩张策略,导致了专卖店的过分密集,如此庞杂的销售网络不仅给经营和管理工作带来超额的成本,同时也让其化妆品失去了特色与品牌个性,降低了品牌形象。

  “化妆品不同于普通快速消费品,并不需要像小卖部、快餐店一样遍布街头。女性通常会把逛商场、专卖店、专柜购买化妆品,看成是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大多数女性都认为大卖场、大超市、专卖店的化妆品质量更可靠,他们因此往往乐此不疲。”雅芳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说,雅芳公司由于采用了阶梯性返利的销售模式,即根据销售量对经销商返利,销售越多返利就越高,这种做法促使经销商为提升销售业绩换取更多的折扣,就会引发专卖店私自打折、违规操作,同时区域经销商会接纳更多的专卖店加盟,导致过分密集的专卖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