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业“潜规则”知多少?

   2023-04-12 互联网4240
核心提示:作为近年新兴行业,LED照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只是,风景独好,困境也不少。看似发财的渠道,其中的“潜规则”是行业各界都不

  作为近年新兴行业,LED照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只是,风景独好,困境也不少。看似发财的渠道,其中的“潜规则”是行业各界都不能忽略的弊病。

  潜规则就是左右互搏术

  下面我们为大家呈现工程招标、政府补贴以及专利认证中的“猫腻”。照明行业中左手换右手的游戏,利弊孰轻孰重?最后的赢家又会是谁?

  工程招标:关系胜于资质

  LED照明行业发展至今,工程渠道依然是LED照明产品推进市场的主要渠道。与零售、批发经销商渠道相比,工程渠道量大、利润较高,有利于企业的品牌推广,对企业有较高的影响力。但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户外照明工程属于市政工程,都会利用政府的关系,不可能只让一家做,其它家都不能做,这里面有很多的‘潜规则’。”

  据了解,在中国,一项工程所涉及的单位或层面很多,有业主、建筑设计方、工程施工方、照明与室内设计方等等。在建筑材料产品购买决策时,谁拥有绝对的拍板权?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可以说,至今这些责权关系还不明朗。

  事实上,工程渠道对企业实力要求比较高,包括对企业自身的要求就有“重大项目的工程案例、要有国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认证资质”等一些必要的资质。但是,有调查显示:广东企业家60%的精力在做关系,10%用于生活,真正干工作才有30%的精力。可见,企业要在行业中发展好首先就要“关系好”,过硬的关系往往能使企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对此,有行业人士分析称,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从LED招标来看,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工程建设项目等,往往刚进入招投标环节就在官商勾结之下,通过肆意操纵投标,形成牵涉面广且严密的腐败链条,很多制度规章因此形同虚设。与此同时,LED招投标中涉及的腐败行为趋向隐蔽,而现有法律法规滞后等因素导致监督查处面临困境,亟待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财政补贴:不好玩的高级“玩意儿”

  近日,“周永康事件”被炒得火热,回顾习近平主席去年年初在中纪委全会上说的话,对于官员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但对于LED行业来说,仿佛政府工程招标、财政补贴等已成为业内人士绕不开的“潜规则”。

  “1台MOVCD(LED芯片生产机器)可获得上千万的补贴,国内某企业购进百余台MOVCD,却放在仓库里睡觉。”一位不愿具名的LED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此推算,该厂家可获得政府补贴高达10亿。“说白了就是赚政府的钱。”业内人士表示,靠补贴生存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据了解,各地竞相出台的LED投资规划和在建产能已经远超出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投资最热的LED蓝宝石衬底为例,其在建项目产能达10100万片/年,而中国当前实际需求量仅为685万片,尚不足产能的1/10。而这还没有将进口数量计算在内。

为什么在LED行业里,各种政府工程、招标、补贴等方面往往会发现漏洞或者黑幕的存在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2012年至今,在LED产业先觉者的财富示范效应下,在国家和地方诸如“十城万盏”、“千里十万”等LED政策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各路资本蜂拥入局。然而,很多用财政补贴改装LED路灯的地方发现,这种高级的“玩意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号称5万小时寿命的LED灯仅燃不到一个月就大半寿终正寝,即使能挺住几个月的好像也变成了泛着蓝光的“鬼火”。

  专利认证:让诉讼战越演越烈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事实表明,专利已成为各产业中企业之间幕后的一种战争武器,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在LED照明领域也不例外。

  2012年初美国发起的“337调查”,当中十余家为中国企业。牵涉其中的某企业管理人员在听闻此事的第一反应是“吃惊”,事实上,美国“337”这个不速之客并非来得莫名其妙。资料显示,过去十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发起的“337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此前更有网络媒体判断:国内7成LED专利或无效。危言确实耸听,但却非空穴来风。

  近期,IPO重启后,引起行业各界的又一股舆论风潮,如今国内LED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因市场规模已足够庞大,也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事实似乎已摆在眼前,国际专利之争如箭在弦。既没有回避的退路,往积极方向考虑,企业可以做的,也只能及早将“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LED照明专利诉讼战”提上议程。

  但是,针对目前激战正酣的专利战,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出现专利纠纷现象是件好事,这样一来能够引起国内企业对专利问题的重视,唤醒沉睡的专利意识,“逼”出危机感,以保护知识产权。所以说,LED行业的发展潜力并非一种雾花镜月,当有日将发展的足迹重新走上“正轨”,LED照明产业发展的真正潜力就能、也才能够展露无遗。

  记者手记

  综合上述观点,事实上照明灯饰行业和娱乐圈一样,同样有着“潜规则”,只是水没有娱乐圈那么深,那么乱而已。“身处水潭之中,又岂能不浸湿衣裳”,而行业各界都应该明白其中的利弊风险。当然,了解行业潜规则,并不是为了去“潜”谁,而是要防止被“潜”。所以,了解灯饰行业的“潜规则”,还是很有必要的。

  潜规则这张网:法在外,规则在内

  “没钱,连朋友都没得做。”在谈到财政补贴、工程招标等相关话题时,某LED企业负责人稍显激动也很无奈地如是表示,在申请财政补贴也好,工程项目投标也罢,饭局是必不可少的,关系网的编织更是必要的。

  可见,不管处在哪个行业,都避不开潜规则,尽管听过很多规则,却依然避不开“关系网”的现实。

  财政补贴:只输血不造血

  7月24日,乾照光电发公告称计划投资50亿元,新增100台MOCVD分两期投入,首期50台最迟不晚于2015年投产。厦门政府则按每台设备购臵金额的48%基于设备补助,单台设备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补助上限为50台,补助款随项目付款进度分期支付。

  LED产业发展至今,出台的政策补贴接踵而来,从上游设备到下游应用采购一应俱全。各地政府对LED企业的各项补贴都慷慨大方,有的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动辄上亿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块肥肉。早前,广东省科技厅设立了专项资金扶持LED产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在这一部分投入4.5亿元。

“拿政府补贴,坐收三年利。”这虽是一句民间戏言,但有它存在的一定道理。当初财政补贴的初衷是希望助企业一臂之力及推动产业发展,如今的政府财政补贴却变了味。当下,财政补贴就犹如一剂“鸦片”,衍生出一些补贴依赖症的企业,这些企业则索性一条路走到黑,不惜铤而走险,挖空心思,没有项目也捏造项目,虚假申报,骗取财政补贴。

  并且,企业如果长期自我陶醉沉迷于短视效应中,那么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一个行业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有行业人士对财政补贴频繁出现骗补的现象曾评论道:现在的LED企业大多数都想拿补贴,因为补贴比营收利润还高,等于是坐享其成,所以在申请补贴的时候企业往往就会使出很没“节操”的杀手锏,奔走于各层关系网争个头破血流也要拿到补贴。

  的确,政府财政补贴确实成为LED企业刷亮业绩的利润来源,在国内LED巨头财报中也可观察到利润实现大幅上涨,主要是财政补贴所致。财政补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些有前途的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一些即将坠入亏损泥潭的企业则是雪中送炭。

  实际上,LED企业要想强大,不只是借助政府财政补贴的输血之力,还要强化自我的造血功能,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强产品的质量来增强竞争力。

  工程招标:关系大过实力

  市政亮化工程、道路照明、商业场所照明等工程逐渐成为LED发展趋势中其中主要部分,可是工程渠道的照明同样存在着黑幕和腐败。一LED企业销售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能接到一个政府工程项目,那么一年的销售就高枕无忧了,政府工程项目往往资金数目不小,至少都是百万以上,一般政府照明改造项目资金都有千万左右。中山某做工程渠道的LED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主要是靠人脉关系来打通销售渠道,而某地的房地产工程项目就是凭圈层关系得手的,不用投标就直接中标了。

  该企负责人也表示,做工程项目风险最大的还是回款问题。尽管工程完工还要等待政府验收,如果工程方和当地政府不打好关系,工程就很有可能会夭折,那么回款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工程项目就像一张复杂叠层的关系网,但往往也是滋生黑幕的地方。

  市场销售:拿低价当法宝

  LED产业发展至今,我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生产大国和第二大照明出口国。在市场需求方面,据悉,2013年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达263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LED上游外有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产值分别为84亿元、473亿元、208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19%、31%,中国LED产业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是世界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目前,我国LED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价格体系、产品规格、技术标准、行业政策、普及力度等各个层面的很多体系都尚未成熟。

  首先,当下的市场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连0.99元的LED球泡灯都敢在肆意的跑进市场,企图低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被短暂利益驱使而不顾长远发展,不仅破坏了市场,还扰乱了市场价格标准。第二是产品规格,瓦数虚标、产品规格不合格被打回等事件屡见报端,LED市场充斥着弄虚作假的现象,一次又一次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伤了他们的心,实则这种做法也降低了消费者对LED的信任度也阻碍了LED的普及进程。最后,技术标准和行业政策出台必然会制约市场的破坏因子,以及逐渐规范促进行业的发展,使市场健康有序、企业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壮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