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VS三星 速度法则与技术法则经营之道

   2023-04-12 互联网4260
核心提示:在如今计算和电子飞速融合的时代,诺基亚、三星等品牌凭借成功的商务运作和先进的科技水准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甚至成为

在如今计算和电子飞速融合的时代,诺基亚、三星等品牌凭借成功的商务运作和先进的科技水准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甚至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它们精准的品牌战略和管理法则。

  三星的法则

  速度法则

  用理论指导实践,三星深知,先人一手,纔能抢占市场的制高权。出色的表现必有其先进的理论做指导,三星自创业初期,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则--速度定律。三星秉承这一克敌制胜的‘葵花宝典’,屡创战功。三星电子CEO尹钟龙分析:新产品就像生鱼片一样,要趁着新鲜赶快卖出去,不然等到它变成‘干鱼片’,就难以脱手了。这就是三星著名的‘生鱼片’理论:一旦抓到了鱼,在第一时间内就要将其以高价出售给第一流的豪华餐馆;如果不幸难以脱手的话,就只能在第2天以半价卖给二流餐馆了;到了第3天,这样的鱼就只能卖到原来1/4价钱;而此后,就是不值钱的‘干鱼片’了。以此类推,在电子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之中,也蕴涵着同样的道理:在市场竞争展开之前把最先进的产品推向市场,放到零售架上。这样,透过打时间差就能赚取高额的回报。众所周知,三星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手机制造商,但它生产的手机品种却是最多的,一年内生产了100多种款式;三星并非MP3闪存和数码照相机的先驱,但现在却成为这一利润可观市场的领军人物;三星也不是手机CDMA技术的鼻祖,但它却率先在亚洲制定了CDMA的商业化标准。

  技术法则

  三星以技术起家,也以技术立世,更以技术称雄。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韩国数码产品主要取胜在外观以及功能设计上,而在主要以及核心的技术范围,则相对落后’的观点相左。三星董事长李健熙说:‘三星能有今天,我想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虽然今天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之间都共同开发技术也共同行销,但是在早期别说是技术指导,就连花钱买技术都很不容易。当时的韩国经营者总认为技术工作者只是工匠,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我只好站出来,就像对待用户一样,诚恳地向日本或美国的技术工作者一点一点地请教。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先进的国家学习,向技术人员请教,再传授给我们的技术人员。’李健熙这番话,道出了三星成功的秘诀。三星之所以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电小企业,逐步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世人皆知的知名品牌,靠的就是先进的技术。为了与全球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保持同步,三星先后在伦敦、洛杉矶、三藩市、东京、上海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三星在世界各地拥有18个制造工厂和9个研发中心。自2000年以来,三星在研发方面的预算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之大、力度之强,堪与微软、IBM等技术领先的公司相提并论。仅2003年,三星在美国取得的技术专利就多达1313项,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9。在技术研发中,三星特立独行,积极鼓励半导体、电讯、数字媒体和平面显示器等不同部门展开相互竞争,提倡不断破旧创新。内部竞争的主战场是汉城郊外Suwon一栋不起眼的5层楼,这里被称作‘VIP中心’。这里,汇集了三星一流的工程师、设计师和行销师。透过自由式的讨论,设计人员迸发出创造的灵感和奇思妙想,一些独特新颖的优秀产品就应运而生。三星经常还将自己的设计师派往埃及、印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和华盛顿等城市,饱览当地艺术博物馆、参观现代主义建筑杰作,并到古文化遗址中探寻设计灵感。同时,三星还与业内其它企业展开积极合作,共享研发及设计成果,这对于三星在产品线上的推陈出新尤为重要。透过国际合作,三星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推出了双屏翻盖手机。此外,包括显示屏置中的MP3播放器、语音录音机等先进产品,也都是内外合作、珠联璧合的产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