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品牌频上黑榜 渠道混乱是主因

   2023-10-05 互联网2130
核心提示: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众多的珠宝首饰品牌都摩拳擦掌,采用不同的营销及推广策略来助推品牌发展。但在品牌发展之路上,却遇到相

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众多的珠宝首饰品牌都摩拳擦掌,采用不同的营销及推广策略来助推品牌发展。但在品牌发展之路上,却遇到相当尴尬的问题---知名珠宝品牌频上黑榜,出现的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使品牌蒙上了“信任危机”的阴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珠宝饰品品牌因各种问题被曝光。一起来关注知名珠宝首饰品牌频上黑榜的背后。

关注:知名珠宝首饰品牌频上黑榜

随着相关部门抽查及检测力度的加大,一大批知名珠宝品牌都因为各种问题纷纷落马,引起了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近日,浙江省工商局、省消保委今天通报了浙江省流通领域黄金珠宝玉石饰品抽检结果,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48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仅47.93%。

其中,不合格商品涉及卡地亚、中国黄金、周六福等知名品牌,47批次问题集中与商品标识不合格。另有台州市金老爷珠宝行销售的“中国黄金”金Au750锆石戒指用人工宝石冒称天然宝石,涉嫌以假充真。

从近几年来我国各有关部门对各地市场进行检查的情况分析,我国珠宝首饰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贵金属名称及纯度指标不合格、有害元素超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标识不符、无相关权威鉴定书等问题。

分析:问题频发,渠道混乱是主因

近来所暴露出的一些知名珠宝品牌,诸如周六福、周大福等品牌更是黑榜的常客。据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如周六福珠宝,在国内拥有几百家金店,其中约95%为加盟店。在庞大的店铺网络背后,周六福珠宝也多次被相关监管机构抽检出不合格,年年上“黑榜”。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周六福品牌存在质量问题多年。首要原因是渠道比较混乱,“给加盟费就授权使用商标,且加盟门槛非常低”。该人士分析说,周六福目前走加盟模式,不少加盟店的进货渠道不是周六福总公司的配货部,而是通过另外的渠道私自订货,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这种模式下,对于渠道管控就会小很多,暴露问题自然就会多起来。

内因:内部管理松懈,公关运作不成熟

诸如国内一些知名珠宝品牌,可谓是年年上“黑榜”。在这背后,多少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松懈。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如果质量管控方面做不到位,其他方面投入再多也是无事于补。

中国饰品网常务副总张华先生,在聊到当前诸多知名珠宝首饰品牌频频曝光质量问题时说道,现在所暴露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更是品牌化市场运作方面的不成熟。作为国内知名的珠宝饰品品牌,公关运作不成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但要做好这些,内部管理还是最为主要的,只要在源头控制好,就有绝对的信心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品牌企业如果有负面新闻的出现,肯定对于品牌形象和销售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珠宝品牌企业,因为他们更重视品牌化的推广,这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品牌形象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

现在加大了抽检及监管力度,企业本身更应该严控质量关,做好内部管理,规范运作模式和细节。

监管:抽查监管力度加大致使曝光增多

随着珠宝饰品对于环保化要求越来越高,相关质量管控部门也加大了对珠宝首饰品的抽查力度。“随着抽检频率的增加和严格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问题饰品浮出水面。这也是目前问题饰品曝光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行业内部人士说道。

“罗曼蒂莎”饰品品牌营销总监李子坚,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监管部门加大了抽检的频率和力度,也是加速整个监管体系所迈出的第一步。因此,在质量方面,各品牌企业一定要加倍重视,做好自身质量把关,使消费者满意。

献计:行业自律和约束是重点

为了增强珠宝、贵金属行业服务水平,提高珠宝贵金属的质量水平,让珠宝贵金属饰品行业经营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有章可循,浙江、山东、福建、云南、广东等省都制定或相继出台了相关地方标准。

诸如珠宝饰品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浙江地区,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起草、制定并出台了《浙江省珠宝饰品行业经营服务规范》,也在2014年7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这也宣告着行业政策法规进入逐步完善阶段。因此,珠宝饰品行业还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好自律和约束,才是重中之重。

知名珠宝首饰品牌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有品牌内部的问题,更是对整个珠宝饰品行业监管的一个映射。如何能够健康发展,一系列约束政策还不够,最主要的还是品牌本身的定位和规范化运作。做到这些,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