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仍将加码,点刺工程机械市场

   2023-08-21 互联网2450
核心提示:  3月份以来,一系列密集“微刺激”政策陆续出台,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受房地产投资下行等因素影响,1-5月份固定

    
  3月份以来,一系列密集“微刺激”政策陆续出台,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受房地产投资下行等因素影响,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变向刺激政府加码基础设施建设保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称,“微刺激”组合拳或将持续,基建项目仍将加码,点刺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基建仍将加码 地方增快工程预算支出进度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71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其中,房地产投资的下滑明显,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从历史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很少低于15%。例如在2011年下半年,虽然市场调整,但当时全国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在20%以上。

  房产的下滑波及工程建设、水泥、钢材等诸多领域投资。统计局数据同时显示,前5月工业投资6349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前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53044亿元,增长14.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在房产和工业投资下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保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近期开通的基建项目开始多了起来。

  5月28日,财政部公布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建工程和其他预算的支出进度。文件明确,今年一些年初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的本级代编预算,预算资金必须在6月30日前分配下达到各地区和部门,超过9月30日仍未落实到部门和单位且无正当理由的,除据实结算项目外,全部收回总预算。

  政府将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微刺激”或将持续

  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3月份以来,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逐渐出台,未来政策放松方向明确、力度有望继续加大。

  伴随着市场对于刺激政策进一步出台的预期,有关“微刺激”的争论亦不时响起。新华社曾发文称,国际投行对于“克强经济学”不会刺激的解读存在弊端:概念化的表述以偏概全,造成了刺激和改革对立的舆论假象。

  刺激或不刺激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形势变化而定,不刺激绝非“克强经济学”的要义,坐视“硬着陆”而不采取政策是对“四万亿”矫枉过正的表现。

  对于调控的“靶点”,多家机构预测下半年政府将会推出一套微刺激“组合拳”,从而达到定向调控目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