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假设我们签约成功了,你们明天开始订货,我敢打包票,起码60%的产品你们会下单,是不是?”二位表示同意。
“还有40%的产品怎么办呢?你们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来,与产品研发部人员交流探讨,因为你们最了解当地市场。如果你们的意见好,公司为什么不采纳呢?公司也要获利是不是?”
听到这里,山东的Z先生突然激动起来,说:“对呀!公司就是要多听听下面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是!我现在做的那个品牌,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时候意见提上去听不到回音,我们提意见都是为了公司好,公司好我们代理商才会挣钱,哪有把自己的钱拿来玩的……”L先生也举双手赞成:“我们在一线,每天与经销商、消费者打交道,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们代理商最先了解。你们公司营销人员下去做调查,一天就是一天,一个星期也就是一个星期,了解的都是表面东西。要是真能做到你说的这样,肯定能好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共识了。”
五个“是不是”之后,我们找到了共鸣,会谈氛围一下子轻松起来。
谈判法则五:赞美和认同是拉近与客户间心理距离的不二法门。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山东一位女客户打来的,我一看表,已经迟到30分钟,只好抱歉地说我一下子抽不出身,再等15分钟过去。看到Z先生一脸专注地听我的电话,我知道离成功不远了!
关于价格
L与Z的认同,使我有了趁热打铁的机会。“第三个共识是Q牌价格比较高对吗?”得到他俩的认可后,我说:“我也认为价格高,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同意这个方案。意见一直保留到现在,按我的设想应该是零售价下浮15%~20%,代理商的提货价提高5个点,这样公司的利润率少了一点(零售倒扣作价法),你们代理商的利润率也少了一点,但是零售价下来了,原来500元的商品现在400元就可以了,销售量上去了,薄利多销。”这次,L和Z一起摇头,“这样不行,零售价是要下来,但我们的拿货价怎么可以再高上去呢?毕竟Q牌是个新牌子,不能与那些知名品牌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