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一“中心思想”贯彻到商业运营的每个细节之中,形成战略配称。为了做到这一点,三星加大了数字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设计时尚、功能先进的产品,进入更加高档的销售渠道,赞助奥运会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三星的产品和品牌战略结合得非常紧密,三星对产品线的调整强化了三星的品牌内涵。虽然三星的产品线依然很宽,但产品内涵的主导形象鲜明,三星在许多消费者中的品牌地图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并对商业运营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的企业家至少可以从三星的成功中学到两点经验:首先是品牌操作和业务经营不是一回事,其次是打造成功品牌应该遵循客观规律。”陈富国在谈及三星的品牌传奇时说。
对于三星而言,品牌战略不是商业经营中的一部分,而是贯穿商业经营每一个细节的主线。他先确定品牌内涵,然后实行战略配称,实现品牌内涵和业务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手机等“形象产品”来体现产品和品牌内涵之间的联系。
三星的另一个启示是打造品牌需要耐心和长期投入。当三星1997年提出打造全球超级品牌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看好它。亚洲金融危机几乎使它濒临破产,而且2000年三星在品牌方面的投入效果还没有显露出来。但三星依然坚持原有的品牌战略,几年之后终于修得正果。
中国新希望
三星的品牌传奇之所以让中国企业家津津乐道,在于他们从三星身上看到了中国品牌成长为全球超级品牌的希望。如果说索尼的品牌传奇在时间上稍嫌遥远,那么三星会让他们感觉更近更亲切一些,他们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三星一步一步地从一个二流品牌脱胎换骨成长为超级品牌的。
仅仅是十年前,三星还在依靠差强人意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和索尼等国际名牌展开竞争。虽然三星的国际化进程比较早,但它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其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