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小吃店的面积也很有特点,基本都在70平方米左右,因为在业内这就是一个“标配”,如果面积过大,所有的盈利都会被房租吃掉。有位“桂林米粉”经营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70平方米的店面,日均流水约2000元,除去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粮油食材等成本外,一个月下来大约能有2万元左右的净利润。实际上绝大多数街边小吃店的真实盈利水平:月净利润在1万—3万元之间。
要是开100平方米店面,日均流水的增幅不到10%,而房租成本、水电成本就会增加20%—30%,净利润会减少。要是开四五十平方米的店面,房租等成本是可以减少20%—30%,但是日均流水因为客单量低,会降低40%左右。要是开再大的门脸,初始投资加大,显然就不是这批草根投资者能承受得起的。
ng>
这些小吃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真正的大厨。因为这些小吃店基本上是夫妻店,店里的员工也是从老家带来的年轻人。基本标配是,丈夫在后厨做饭,妻子在前面收账,如果丈夫岁数实在是太大了无法下厨,那么后厨的“主勺”不是店主的儿子,就是外甥、侄子之类,还有可能是姑爷。
前文已经说过了,这类小店月均净利润也就2万元左右,而时下一个大厨的月薪至少七八千元,差不多一半的净利润要给大厨,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请大厨。
另外,店员为什么要从老家带来,自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在城市请一个工人,至少1500元,而从老家带来,管吃管住,一个月再给几百元,就可以了。同时,因为绝大多数店员和店主也都是亲戚关系,带出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孩子闯天下,长见识,在店里挣不挣钱并不是主要因素,所以店员们对工资要求也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