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转型升级

   2023-04-12 互联网4440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出席了福建省南安市装备制造的专题讲座,并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对南安发展装备制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出席了福建省南安市装备制造的专题讲座,并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对南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建议》的报告,就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转型升级方向等做了详细的分析。  朱森第提出,当前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具体的转型升级路径上,他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应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融合制造、超常态制造为落脚点。如服务型制造,随着产品的生产变成大批量定制方式,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而服务的增值,在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围绕产品生产的各类服务。  朱森第谈到,国外很多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增值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超过产品本身的制造价值,这一点值得国内企业的学习。又如超常态制造,它包括巨系统制造—极大尺度、超重件和设备;微纳制造—微米和纳米量级的零件和系统制造,MEMS;超常环境制造—极高(低)温、极高压、强能场、强能束;超精密—精度优于亚微米级、粗超度优于几十纳米的超精密加工;超常成形工艺—无模、增量制造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朱森第说,超常态制造就是装备制造行业的金刚钻,要慢慢发展这些高精尖的技术,让它们成为常态化制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