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机器人品牌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2023-09-13 互联网2410
核心提示:  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使国产机器人企业发展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2013年,kuka、abb等外资企业突然掀起价格战,将出口至中

  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使国产机器人企业发展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2013年,kuka、abb等外资企业突然掀起价格战,将出口至中国的机器人价格调低了20%-30%,这场降价风波打了国产机器人企业一个措手不及,让原本利润就微薄的行业雪上加霜。

  国内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制造企业都自行研发和生产机器人,也给国产机器人企业带来压力,不过,我国未来机器人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和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中使用机器人的密度很低,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不小。

  全世界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韩国,每1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为347台;第二是日本,为339台;德国第三,251台;而中国只有21台,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研究数据,2014年全球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将达到16.67万台,其中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达到3.2万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随着相关投资与补贴的逐步落实,将带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地都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上海为例,2013年4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获批,计划实现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该园区到2017年要引进国内外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机构600家,计划招商引资额度达到200亿元,力争成为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示范基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