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强县”进程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2023-11-15 互联网1950


  (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增强

  到2002年末,全县工业企业户数达875户,比上年增加78户,增长10%,从业人员达5911人,比上年增加1591人,增长37%;全毓屑肮婺R陨戏枪卸懒⒑怂愎ひ灯笠瞪辖伤敖?29万元,比上年增长82.4%。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856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12%。

  (三)个体私营工业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省、州、县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人们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个体私营工业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至2002年,全县个体私营工业企业户数达823户,比上年增加64户,现价工业产值9645万元,比上年增加2870万元,增长58.4%。全县32440万元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企业919万元,下降17.4%,集体工业企业294万元,下降62.3%,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106万元,下降18.6%,个体私营工业企业31120万元,比上年增加5498万元,增长19.6%。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02年全县共发电3547万千瓦时,比上年的3386万千瓦时增加161万千瓦时,增长4.8%;供电量496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49万千瓦时,增长3.1%;生产水泥11.81万吨,比上年增产2.25万吨,增长23.5%;自来水生产量达71.69万吨,比上年增加5.08万吨,增长7.6%;生产酒精2722吨,绵白糖5231吨,生产机制砖5392万块。

  三、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缺乏规模企业的支撑

  2002年全县大中型企业户数为零,国有及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仅有8户,其中盈利4户,亏损4户,亏损面达50%,亏损总额223万元。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978万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全州60%的比重相差甚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