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破解“三农”困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023-05-12 互联网3570


  (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完善和提高。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100家起步早、发展快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内部管理、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培植,积累成功经验,带动面上工作。重点抓好蔬菜、苗木、辣椒、果品、良种繁育、畜产品等方面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点。通过完善和提高东崔蔬菜产销合作社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好大柳李满苗木花卉产销合作社、大曹果品销售合作社、刘营伍生猪销合作社、长官秋生养鸡合作社、柴胡店后艾黄瓜生产合作社、时集镇葡萄产销合作社,建好牛奶产销合作社,雒庄辣椒市场产销合作社和长官畜产品市场合作社。根据我县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现状,积极探索建设了一批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互通信息、平抑价格、调剂余缺、规范市场等协调为主要内容,以松散型利益关系为主的社区类经济合作联合协会,解决了政府办不好、企业办不到、农民办不了的事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五)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坚持“以井保丰、以河补源,引蓄结合,节水灌溉,抗旱排涝并举”的原则,解决乡村“卡脖子”工程,特别是对主导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区域和地块,实施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全县新打深机井10眼、浅机井150眼,配套修复旧机井120眼,使我县机井灌区基本达到50亩地一眼浅机井的标准,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增加灌溉面积5万亩,全县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面积达50万亩以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初见成效,解决了35个村、17500人的吃水困难。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的用工政策,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两工”,搞好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全面、稳妥地推行扬水站、机井、坑塘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制。对于新建扬水站、机井、坑塘等为主的水利设施,大力推行股份制,并逐年收回,滚动使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