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经理的困惑

   2023-07-11 互联网2800
核心提示:  "人人都可以成为销售明星。" 这是销售经理激励新员工的一种说辞。一种漫延在基层的观念是:任何一个新人,通过公司系统、严

  "人人都可以成为销售明星。" 这是销售经理激励新员工的一种说辞。一种漫延在基层的观念是:任何一个新人,通过公司系统、严格的培训,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销售明星,也就是说,销售明星是可以后天形成的。

  不幸的是,通过对大量销售人员定量的、系统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具备先天的潜质和天分,无论经过怎样的后天培养,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销售明星。用一位基层销售经理的话说是"三年带不出一个好伙计".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销售明星是"先天"的。

  在销售明星的"生产线"上,最薄弱但也许是最能提高效益的一环不是培训、不是绩效考核,而是招聘。因为这是管理最为粗放的一环。

  "无论对招聘来的人多么满意都必须到实践中'遛遛',才知道成败",这几乎是所有销售组织的现状。

  为时晚矣!

  那时,我们失去的是销售机会,失去的是市场分额,更有甚者可能失去的是战略地位;我们浪费的是培训成本,浪费的是管理成本,浪费的是人力成本,最可怕的是浪费了时间,包括销售人员自己的。

  那种重心后置的管理哲学,把资源集中在考核培训方面的做法,对一个组织的销售产能、销售效率产生极大的危害。

  在优秀销售经理的管理哲学中,"花钱培训不如花钱选拔"."与其徒劳地花费精力去培训和改造一个不具备潜力的销售人员,不如把时间首先花在选对销售人才这件事上:既然你不可能去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和性格,你只能以另外一个优秀的人来替代他!"

  在一个销售业绩管理精细化的时代,打破自然淘汰的产能怪圈,先找到"知音",然后再"弹琴",才会得到最好的销售效率。要知道,已经"普及"了的绩效管理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滞后的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的管理,当管理者发现绩效不佳时,无论培训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都已经无法收回。而对于那些市场竞争激烈,习惯以"人海战术"取胜的销售团队来说,尽管每个新来者都会为团队带来或多或少的业绩,但是前瞻型的管理者会在"铁打的营盘"中建立自己的"明星血统",让"流水的兵"逐步减少,直至全部明星化。

  中国有句老话:玉不琢不成器。还有一句是朽木不可雕、儒子不可教。沙子永远存在,销售经理应该做的是在沙堆里多淘出金子。将业绩管理的重心前移,用80%的精力找到并关注20%的销售明星,并且逐步提升销售明星的比例,才是销售业绩管理中的"实惠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