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

   2023-06-15 互联网3020


  二、构建学习型县域关键是完善学习机制

  构建学习型县域是一项惠及广大民众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的指导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把构建工作纳人目标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在工作中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学习到组织创建水平。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鼓励自学提高区域内成员受教育年限的奖励办法》等政策规定,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规定年限内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是领导干部的予以降职,是一般人员的不予晋升职务,并逐步淘汰出机关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件、先进个人和全县“十佳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以致用,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学习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学习型组织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推行“知识学力认定制度”,建立“个人学习卡”、“终身学习卡”,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按照“靠得住、有能力、肯干事、爱沐川”的用人导向,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把参学情况作为任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学习绩效在晋升、使用、招聘等方面的评价作用,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构建工作经常组织明查暗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及时督查落实,通过反复督促检查,逐步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PDCA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内成员和组织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建立学习保障机制。树立对人才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率的投资观念,不断加强构建学习到县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人力度,构建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构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

  三、构建学习型县域目的是形成区域特色

  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推动“三个转变”、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大目标,全面构建学习型县域。一是抓好“三个结合”,把构建学习型县域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与培育区域持色文化相结合,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结合,一切从沐川实际出发,找准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就是从开发沐川的自然资源出发,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独具沐川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在挖掘提升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以学习文化、创新义化、生态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在党政机关实施以工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政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人才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转变。二是加强终身教育。依托高等学院、知名企业,引进学分制管理,联合创办沐川终身教育大学,有力地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广大干部职工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公共平台课、岗位平台课和选修课获得相应学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每年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才能维持原学历,修满更高一级学历学分标准,获得专科、本科、硕士上学历证书的学员,在沐川县范围内可享受同等学历待遇。对不能修满相应学分以维持原有学历水平的于部,按规定将降低一级学历标准使用,基本实现了对学历的动态管理。三是建设企业型政府。政府通过向企业学习,引进学习型组织理念、管理流程理念和星级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政府文化,建设“讲学习、讲效率、讲服务、讲诚信”的企业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