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中心工作,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是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围绕创建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积极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
1、抓文化建设,提高妇女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各级妇儿工委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广大妇女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四有”、“四自”教育,努力提高妇女的政治理论素养;深入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建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评选、树立了一批“五好文明家庭”及“十佳母亲”、“十佳父亲”等优秀家庭角色;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树立读书学习的风气,全市共建立3000多个大众读书点;加大了“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实施力度,以“小公民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五小”行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全市成立了2981支巾帼文明队,广泛开展了文化宣传、娱乐健身、环保绿化、扶贫助困、便民服务、治安防范等活动,弘扬了社会文明新风,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抓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水平。各级卫生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不断加大设施、队伍和保健网络建设。全市普遍实行了婚前查体、妇幼保健保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一条龙服务,开展了包括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在内的“三网合一”监测工作,加强了临床医学检查和围产期管理,母婴保健质量明显提高。在农村,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形成了以镇卫生院为中心、中心卫生室为载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部乡村医生进行了系统化培训,85%的乡村医生达到了中等专业水平。目前,全市新法接生率、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和5周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94‰和7.17‰,卫生保健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