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品牌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各职能部门都有相关专业人员跟进,日常管理制度做得很到位,能够体现一个行军作战的办事处的风范。因此,这几年普罗的销售虽说没有大的提升,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没有倒退就已经难能可贵,毕竟广告投入太少。
分销网络的有效选择
从普罗的城区分销网点来看,综合商场和专业卖场都有进入,然而,销售基本上集中在综合商场,专业家电卖场占的量比较小,都属于直接进入卖场,中间没有经销商这一层。普罗产生销售的网点按照销量的大小分类依次为中山百货、中垦百货,在丰泽、益华销售量很小。随着苏宁的进入,普罗在丰泽、益华的量势必更小,毫无疑问,两个综合商场加上苏宁专业卖场这个组合是比较理想的,可以做到资源充分渗透,不必浪费。两个乡镇网点距离城区甚远,但可以作为城区与农村的一个结合点,由于网点建设成本较低,这部分的利润回笼比较不错。
从以上可以看出,县级市场的网点非常的紧凑而分散,紧凑是指城区商场往往可选择数量很少,由于县城的面积往往较小,商业繁华区往往非常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所有的网点都进入不一定是好事,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商场是必须要进的,除此之外,专业卖场的选择也必须最好,其他的可以忽略。但如果本身品牌小,进入大卖场的成本较高,也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先找个落脚点立足,等稳定后再作发展考虑。说“分散”是指城区和乡镇网点之间的状况,这就带来业务管理的麻烦,乡镇网点的管理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每周最好能过去2至3次巡场,因为乡镇网点的销售往往是很多品牌挂在一起销售,没有形成品牌的区隔,货卖完了,很可能就会被其他品牌的产品所占据位置。而且乡镇网点多是采取赊账结算方式,频繁的跟进销售,有利于账款的及时结算。
针对农村的网点考虑,普罗在这方面没有试点。中山的农村经济尚可以,有些品牌的专卖店都直接开设到了农村,但放眼全国,很多农村是难以开展销售工作的,但我们也看到,很多农村往往定期在其最热闹的小街道(或者空旷的麦场地)展开类似集会的零售聚集地,这个时候,各村的人就会聚集到这里,购买一些日常使用的产品。但农村厨房建设有个特色,就是油烟机往往没有用处,他们不需要抽烟排气,因此,针对农村市场的销售得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产品都没法使用,那销售资源就可以充分放在城区和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