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营销因体育而激动

   2024-02-18 互联网1570


  对于那些无法成为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但是又希望把握这次契机的众多中国企业,如何做到体育营销的差异化才是他们思考的重点、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创造出SK电讯那样的奇迹。

  中国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长期规划的陋习,以及实际运作中的策略能力不足等,都可能会使奥运营销带来的强力热度,在奥运落幕后迅速冷却。

  随着雅典奥运会的亢奋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已经进入了体育时代。为了奥运带来的营销机会,中国企业要提前几年热身布局。但中国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长期规划的陋习,以及实际运作中的策略能力不足等,都可能会使奥运营销带来的强力热度,在奥运落幕后迅速冷却。

  可乐的可人:做全方位行销

  中国企业最常用的两种体育营销策略是:广告轰炸和巨额抽奖。他们往往忽视了体育行销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各种行销手段应整合起来运用。

  比如:“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升天举世瞩目,当时有不少企业慷慨解囊,赞助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但是通过这件事成名的企业却几乎没有。因为那些企业花了钱赞助,却不懂得还需要及时地进行宣传,结果成了“无名英雄”。

  提到全方位的赛事行销,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体育营销的鼻祖可口可乐。

  1996年,百年奥运在可口可乐的故乡——亚特兰大举行。可口可乐公司买下了全球软性饮料的赞助权,成为TOP赞助商。公司制定出全方位出击的行销策略,从全球范围各式各样的奥运抽奖、赠品SP活动,到协助奥运筹委会承办包括:圣火传递、入场券促销在内的多项工作,从奥林匹克公园的营造,到70支奥运广告片的密集播放,使得全球消费者无时无刻不感到可口可乐的存在。

  公司在全美各销售点放置了3650万份厚达48页的奥运宣传手册,所花的媒体购买费用高达2500万美元。

  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号召下,由可口可乐、电玩软件商、松下电器、Discovery频道、锐步和麦当劳等7家厂商共同参与,出资2亿美元兴建了奥林匹克公园。这个主题公园也是可口可乐宣传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走进公园,人们看到大大小小、醒目的红色可口可乐标志。在100天的开馆期间,65万人次参观了奥运城。75家最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在奥运城进行传播,全世界最好的节目主持人让全球的听众感受了参加奥运会的感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