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在科学世界观的支配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首先来自对政权性质的正确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各级领导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其产生根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
将权力私有化、资本化、商品化,那么“做官”的背后必然就是“坐牢”。其次,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对其实施监督和约束,腐败行为就会应运而生,危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最终也毁了自身。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第三,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下级负责,对工作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时刻想着群众,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认真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能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就看你如何用权。端正了“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才能对来自老百姓的难心事、忧心事上心,就像对自己父母儿女的事情一样,时时刻刻牵肠挂肚,不办停当就着急上火,就寝食难安。就象李友星那样“身为纪委书记,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乱必治。尽管容易因‘反腐败’而‘受人赞’,也容易因‘平公愤’而‘结私怨’。要反腐败,平公愤,就要不怕‘结私怨’。”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李友星不回避,不推诿,保持着一股“硬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