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探讨

   2023-06-15 互联网3260


  2、推行厂务公开,是提升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行为已不单单是业主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国家、职工密切相关的整个社会行为的一部分。企业必须从个人管理走向集团(体)管理,从业主管工人变为工人自己管理自己或工人和业主共同管企业。只有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企业才能有发展后劲,才能有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不推行厂务公开,职工不能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和意图,参与企业的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

  3、推行厂务公开,是弘扬职工主人翁精神,调动和保护职工积极性的需要。虽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但是广大职工仍然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需要业主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愿意为所在的企业做默默无闻的奉献。推行厂务公开,会让职工看到业主的诚意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强烈地激发他们爱岗敬业,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4、推行厂务公开,是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由于一些业主法律意识淡漠,克扣工资、拒签或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不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而职工却无法得到真实情况,造成对职工利益的损害。推行厂务公开,可以对业主进行有效的监督,减少或避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

  二、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告诉大家,让大家讨论”。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要坚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淖饔茫⒑屯晟破降刃毯图?a href='/a/43/44/044_1.html' target='_blank'>合同制度,通过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系列科学论述,为非公有制企业确立工人的国家主人翁地位,推行厂务公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BR>同时,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还有其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修改后的《工会法》第六条和第三十八条分别明确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企业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职工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变。而推行厂务公开是保障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说,在我区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是落实职工知情权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落实职工其它政治、经济权利的前提条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