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不佳五大原因

   2024-02-18 互联网970
核心提示:一个公司没有执行力,有再好的团队、再好的方案、再好的产品,都很难把公司做起来。反之,如果一个公司有很强的执行力,也许团

    一个公司没有执行力,有再好的团队、再好的方案、再好的产品,都很难把公司做起来。反之,如果一个公司有很强的执行力,也许团队不够好,也许方案不够精,也许产品很一般,一样能取得很好的业绩。

    执行力的概念

    执行力其实就是“做”的能力,即选用合适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笔者认为,执行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力,另一个是组织的执行力。个人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素质和能力,抓落实的作风和精神,是职业技能。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组织的执行力不是每个人执行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与部分之和的关系。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

    执行力概念最早由美国资深的企业家保罗-托马斯和企业管理学家大卫-伯恩提出的,他们认为执行力在企业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一个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成功与否,可以说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如果没有牢固的执行理念和强劲的执行力,任何的决策和计划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

    执行力不佳五大原因

    1、战略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没有清晰而专注的战略,今年换一个方向,明年换一种战略。这也是执行力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随便更改的,不清楚自己的战略将会为企业换来沉重的代价。

    2、岗位职责不清、缺乏考核标准

    每个部门、岗位职责不清楚,没有实行一对一责任,员工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无从完成本职工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容易出现互相推诿扯皮,或者相互不合作。

    什么样的结果才是合格和满意的,往往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感到困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执行目标层层分解,并制定每个岗位的考核标准,才能使执行者有一个执行的参照系和对照标准,不至于出现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现象。

    3、沟通渠道不畅通

    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这是由于,当高层制定的政策中涉及到不利于中层的利益时,中层管理者出于本位主义而使信息传递不全或走样,结果执行在中层就遭遇障碍打了折扣;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结果不畅通的渠道影响了执行力。

    4、对过程缺乏监控和督促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干部常说的一句话:“不管过程,只要结果”,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踪不到位,问题就会拖沓延长,结果执行力当然大打折扣。

    5、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奖惩制度,企业执行力将大打折扣。做的好没有奖励,做的不好没有惩罚,员工自然没有激情做的更好。或者奖惩比例不平衡不公平,也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