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央视315以及各类媒体的负面报道之后,团购网站保持着高速增长。根据团购导航站团800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一个月内,团购网站数量再增732家,达到4015家。3月份国内团购总计实现销售额5.15亿元,相较去年12月份的4.01亿元销售额增长了26.84%.
在满座网CEO冯晓海看来,创业者扎堆团购领域的现状并不乐观。
团购不适合年轻的无资源的创业者
团购网仍然在不断涌现,3月份月份新增团购网站达到700多家,而去年年底团购网站的月增长还在300家左右。冯晓海称数据同时还表明团购网站倒闭的数量也比去年平均数量翻一倍。
冯晓海认为媒体在报道团购市场是对于创业者有一定的误导。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扎堆团购市场,他们认为团购有很多投资人关注、机会很多。冯晓海坦言团购其实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需要非常强的落地能力。从资本层面来看,VC比以前要谨慎。团购行业前几名会继续拿到投资,而后面的团购网站拿到投资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冯晓海认为没有实力的团购网站另外一个命运是被收购。“很多的创业者的想法是先把平台建起来,等被收购的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冯晓海表示之前也收购了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本土团购网站。有的网站在前期已经投入了50多万,但最后的收购价格只能给到20多万。因为很多的团购网站不能有效留住自己的用户,对于这类团购网站主要看中的是他们的执行力。
大面积铺全覆盖广告非常不明智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团购市场的火爆发展,包括拉手、美团、满座、团宝、糯米网、大众点评网等在内的各大团购网站,在不同程度融资之后,变得“财大气粗”起来。除了网络广告外,从央视到地铁,从平媒到户外,形形色色的团购广告铺满了线上线下的各类媒体。
大量的广告投入让业内感觉团购市场从数量之争变成了“广告大战”。冯晓海表示大面积铺全覆盖的广告是非常不明智的。此前的秦池酒以及PPG等许多例子都证明,一旦这种全覆盖的广告停止下来,或者服务跟不上。那对团购网站而言将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冯晓海表示,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而言,广告费用占到整体运营成本的30%到40%是一个比较能接受的数值。但如果广告投入太高甚至几倍于运营成本,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广告永远是锦上添花,用户真正记住的是你的产品和服务。”
冯晓海同时表示,如果广告投入不能够产生正向反馈的话相关负责人一定要谨慎。他称满座对于广告的投放比例及效果都会做测算。另一方面,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来看,目前中国的团购消费者没有形成忠诚度。消费者很难记住自己在哪家团购网站购买的团购产品。冯晓海称满座的策略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消费让用户记住品牌。
团购市场进入相对理性的状态
2010年作为团购市场的元年,无论从团购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非常新鲜、好奇接触这种新模式。冯晓海认为彼时的竞争并没有没有那么激烈,消费者活跃度比较高。大家对新出现的事物非常新奇,踊跃购买。
进入2011年以后,团购网站完成对于一线城市全面覆盖。团购市场从最初的狂热、不冷静到理性状态。这对于团购网站产品的选型、组合要求更高。冯晓海表示,经过一年的洗礼,消费者对于团购产品的性价比认识更深,他们自己会评估那些产品性价比更高,比较物超所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平台和供应商重新调整务实踏实的思路,将更好的产品呈献给消费者,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在团购网站上以及商家店铺消费。
冯晓海认为,对于商家而言,从对团购网站模式不是非常理解、效果难以评估到对团购网站所带来的价值的认识和评估。商家在推出的套餐组合和商品组合上以及性价比方面有自己的设计。整个市场进入到一个相对理性的、良性的状态,这有利于整个行业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本地消费的电子商务化进入一个新的里程。这和当初的B2C、C2C一样,从无序的价格战到用市场的行为淘汰一些团购网站。
冯晓海表示,经过自己对于同类团购网站的观察,好的团购网站占市场的份额会越来越高,中小型团购网站拿到优质商家产品和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边缘化。没有得到优质商家的合作,这些团购网站就会慢慢失去用户。
在谈到目前团购网站给商家进行包销的方式,冯晓海表示团购市场的包销是纯电商方式,已经不存在营销模式。当将团购生意做成B2C的方式,对于产品的选择和风险控制会上一个很高的层次。冯晓海认为团购网站一旦承诺包销,就存在资金大量积压的情况。他坦言包销在整个团购市场会占一定的比例。对于不同的公司这种比率或高或低,要看各家怎样去把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