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流程绩效的关键-结果导向及KPI设置

   2023-11-15 互联网1730
核心提示:  最近参与个流程优化项目。三方经过三天的艰苦的讨论,100多个流程,一个一个的过。有的合并、有的简化、有的新设颇做了些工

  最近参与个流程优化项目。三方经过三天的艰苦的讨论,100多个流程,一个一个的过。有的合并、有的简化、有的新设……颇做了些工作。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想说两点:

  1.流程的责任不清

  二级流程、三级流程。每个大流程分割成很多小流程。每个小流程都是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位,都有主管控制,各自对自己的一块负责,但横向、纵向的协同,对全流程负责的人却没有,对整个流程最终结果负责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流程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部门本位,流程中的业务单元条块分割,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遇到需跨流程协调的、或需要担责任的,就推诿扯皮,使合作不畅、降低流程效率。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设置个对全流程结果负责的人,有权调动流程内的所有资源,打通人为设置的组织给流程运行带来的障碍。

  2.流程的绩效KPI技术待提高

  作为推动考核业务流程运行的关键,流程KPI决定了流程的目标导向及对流程中人员的激励方向。其KPI指标名称的设置、定义、目标值、考核的权重周期、评分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的逻辑关系,直接决定了考核的客观性和激励的有效性。但恰恰只这部分被乙方忽视了,只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和原有的KPI规定了信息系统获取数据的逻辑关系,但对这种关键的逻辑关系,却并未进行深度优化,并未给出咨询公司的智慧和专业方法进行改善。这种KPI执行的效果可想而知。内行的都知道,同样的KPI,其设置的衡量要素(考核点)不一样,考核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虽然指标的名称一样,因为评价的要点不同,实质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考核反映的内容、导向、结果都不同。这其实也是绩效KPI设置的要点之一。当然很多人不愿意说出来,因为涉及绩效的实际操作技术。我这里权当抛砖引玉,供有心人参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