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冯军:倔强的追梦人“冯五块”

   2023-10-05 互联网1930
核心提示:  冯五块的典故  但凡认识冯军的人,大都听过有关冯五块的典故。回想当年冯军还在电子市场里卖电脑机箱和键盘,每件商品只赚

  “冯五块”的典故

  但凡认识冯军的人,大都听过有关“冯五块”的典故。回想当年冯军还在电子市场里卖电脑机箱和键盘,每件商品只赚5元钱的利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冯五块”的钱挣得不容易,他经常单独载着四箱货去电子市场,货太沉,一次只能搬两箱,他就先搬两箱放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再折回头去搬另外两箱,愣是一个人把所有的货从一楼搬上了三楼。

  “冯五块”的胆子很大。为了证明自己卖的键盘结实耐用,他敢当着客户的面把键盘往地上摔。创业仅一年,冯军便注册了“华旗”品牌,这在攒机商中算是独树一帜。“华旗”的名号一直叫到8月,他才正式把公司更名为“爱国者”。此时的“爱国者”已经是当仁不让的中国数码产品第一品牌。

  书写中关村的“神话”

  几乎每个和冯军同时崛起的那一代人,都曾有过类似的奋斗史。

  他保持着当年在中关村骑三轮车卖键盘机箱时那样的谦卑,对见到的客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热情作揖握手;但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他有一种不可压抑的激情和自豪感,当他滔滔不绝地讲述时,甚至访谈者要很努力才能插得进话来。在中关村,冯军是白手起家、一步步培养出知名品牌的典范。在欧美、日韩强大对手林立的IT数码领域,他和自己一手创建的爱国者公司一直努力扮演民族品牌中的“抗战者”角色——“做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

  不同于单纯追求技术超越的IT企业家,他想要靠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来扭转世界对整个中国制造的看法。对他和爱国者的批评不比赞赏少,无论是对他们缺少核心技术和过于分散的产品线,还是对其处处打“爱国牌”的品牌营销,但他大都不以为然。“不能总顾虑别人怎么想。”

  这是一个近乎倔强的追梦人。他用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超越来鼓励和肯定自己,并愈加坚持当初的梦想。其他品牌纷纷溃退,爱国者作为仅存的国产数码相机品牌,挑战三星、索尼等日韩品牌,冯军一度用企业80%的利润来养活该部门,逼得日韩相机不得不降价,这让他骄傲,而前不久终于收到爱国者某款相机在国美超越日韩、销量第一的报告。他为哥窑相机摇旗欢呼,其外壳设计成古代瓷器冰裂纹,冯军认为那是爱国者为中国创造贡献的精彩一笔,他将限量发行、原价1666元的这款相机先后提价到3999元、4999元,6999元、9999元,在微博上一度引来骂声,但相机也在新加坡拍卖出几十万美元,还有比利时代理商发来订单。

  “张朝阳和李彦宏,十几年前曾是中国最穷的人。”郭凡生在演讲时谈到一个细节:“他们到美国去的时候,张朝阳兜里只有100美元,李彦宏更穷,只有30美元。”

  冯军属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关村的那一批创业者。他曾经目睹了柳传志、王选等老将的传奇人生,也亲眼见证了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发展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蜕变历程。和他同时崛起的那一代人,有的像他一样声名远播,有的却早已销声匿迹。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共同书写了中关村的神话。

  不谈“忆苦思甜”

  关于“冯五块”的各种版本传记中,都没有谈及他当年的生活情况。“我不太想忆苦思甜。”冯军笑着打马虎眼。

  从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放弃了一家国企提供的外派出国工作的机会,冯军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从而开始他在中关村的创业梦,拉过板车,卖过电脑机箱。直到历经13年风雨将“爱国者”成功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民族IT品牌。在冯军的带领下,花旗资讯营业额连续十年每年保持60%的稳定增长。目前,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MP3、显示器稳居国内市场前三位。

  今天的中关村似乎不必担心招不到优秀的高端人才。近10年来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关村留学创业服务体系接待来访的海归人才,累计已超过5万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海归人才企业在中关村注册成立。目前,中关村共有1.2万名海归人才,创办了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天的海归们似乎也不必再像冯军那代人一样心酸。从他们踏进中关村起,便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去年实施的“海聚工程”,将为他们建立1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入选“高端人才领军计划”,则可一次性获得100万元奖励。一份《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已经提交市人大审议,无疑将进一步提供政策保障。

  不过,在这些海归中间,会诞生下一个“爱国者”吗?

  冯军坦诚地说,他在创业阶段从未直接享受过这样优厚的政策待遇,“为什么我们当初这么拼命?就是因为没人帮我们,结果我们反而锻炼出来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

  中关村过去和现在的“冯五块”们

  一份“中关村IT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中提到的一些数据令人沮丧: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关村IT从业者对园区发展信心、个人发展前途、企业忠诚指数都出现了下降;IT从业者的城市忠诚指数更是从去年的7.25下降到6.54,降幅显著。

  无独有偶,来自专业人才机构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北京IT业职位的在线招聘数量为5.5万个,但求职人数只有4.9万人;而在去年同期,IT业职位的招聘数量只有2.3万个,但求职人数却是3.8万人。人才供求关系发生了一次罕见的逆转。

  这些迹象似乎证实着年初时的一则传闻,一些年轻人正在告别中关村。

  “很多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但是企业也很苦恼,因为找不到优秀的人才。”走出论坛会场后,冯军说,“其实现在是两头郁闷。”他用一种自己习惯的方式分析,“偏废嘛!企业缺的是左右脑都优秀的人。”

  曾经辞职下海的冯军,自己的态度似乎也已转变。一个月前,冯军参加了一次以创业为主题的微博问答活动,网民问了他28个问题,有四个字被他重复了14遍:“创造价值”。有一位网民问他,自己究竟应该老老实实上班还是出去创业?冯军的回答看似有些“雷人”:“只要上班能创造价值,也是一种创业。”

  但是,他依然有些信念一直没变。有人告诉冯军,告别中关村的这些年轻人,有的是承受着生活压力的所谓“蚁族”,这位当年同样有过苦日子经历的老中关村人说:“年轻人吃点儿苦可能是难免的,还是那句话,你能不能创造价值?只要能创造价值,谁都有可能从苦里面熬出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