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市场进攻战略可能要有新的调整,“扎根农村,建立县级根据地”,或许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因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只有利润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变革三、区域大包
背景:在安徽合肥。合肥龙津经贸公司推出了新代理品牌古井“龙韵”,市场切入非常迅速。据了解,该公司与古井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由龙津经贸公司负责该品牌在合肥市场的全部工作。在合作中,商家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他们不是品牌的所有者,但却是市场的绝对控制者。
思考: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经销商这一特殊的群体正在发生着改变,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小型化,二是规模化。这样一来,经销商的职能也在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配送商,二是承包商。关于配送商的情况业界关注得较多,在这里不再赘述,当前我们需要补充这样一个认识,承包商也在一些区域不断地涌现,他们独霸一方,割据为王,全权操纵着市场。在这类合作中,厂家只是一个提供品牌,提供出厂价产品的生产商而已;市场操作的职能由商家承担。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合作模式究竟该不该大力提倡呢?在合作之后如何在权责面前找到一个平衡点?
孩子大了不好管,如何认识经销商大户?解决办法就是给他一个合理的权限和位置!这一改变或许也是新厂商关系的一个发展方向。
预言:针对区域市场的特性,积极地调整厂商关系,尝试新的合作模式,谁最先走到这一步,谁就有可能占据市场先机。
变革四、买断收手
背景:就在2004年的春节前传来了这样的消息,四川泸州老窖公司推出了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收缩买断品牌,除了保留个别品牌之外,多数含“泸州老窖”字样的买断品牌均被终止合作。这是继“酒老大”五粮液大砍子品牌之后的又一名酒企业对买断品牌的“收手”。
思考:从表面来看,买断,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或许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厂家除了赚取不菲的合作费之外,还充分借助商家网络发展了市场;对于商家而言,则拥有了施展更大操作的空间,拥有了赚取更多利润的平台。但是这种“幸福”的模式能否被市场接受,并经受住市场的检验呢?几年的酒类市场表现以及当前几大名酒厂的举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