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前一天,我曾向一位知名管理顾问请教,借鉴苹果(Apple)的成功经验到底难在哪里。毕竟,这家公司似乎完全颠覆了所有公认的管理智慧。 倾听消费者的心声?苹果可没有这么做。它推出的产品和服务,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成为消费者的头号拥护者?苹果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采用了“过时的”内置设计,如果我的电源线丢了,另换一根就得向他们支付80美元。在我看来,这可算不上客户至上。这家公司离经叛道,但却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功。 秘密何在? 这位顾问很聪明地用一个更宽泛的答案来回答了我的问题。他说:“史蒂夫-乔布斯和杰克-韦尔奇给普通公司和商业人士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人。”这两位都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功,使许多人掉入了一个陷阱,认为既然他们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别人也能做到。 于是,有人在制定的商业计划要求自己像具备乔布斯一样的执行能力——比如提前多年预测消到费者的喜好;在各方面推行超群的审美观,同时又能广受外界欢迎;不留情面地进行谈判;毫不怜悯地惩罚行事不力的员工,同时又能激励下属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而且要具有业内无可比拟的广阔视野。一旦他们无法做到这些——其实根本也无人能够做到——他们的公司就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 如果说眼下乔布斯热还没达到顶点,很快就会有铺天盖地的文章,大肆宣扬他的职业生涯所带来的管理与领导力经验。当然,这些经验确实存在,而且,我也相信它们着实重要。但这些经验都属于组织的基本要素、公司结构、竞争力和激励措施等,而不是那些难以言说的个人品质。 现在,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乔布斯现象的某些方面是我们无法复制的。我们不可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世上只能有一位史蒂夫-乔布斯。他是强制力、个性和经历独一无二的结合体。我问,乔布斯是否也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只是绝无仅有的特殊现象,根本无法复制,顾问表示赞同。 全球商业人士都将面临一个挑战:既要从史蒂夫-乔布斯身上获得灵感,又要避免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能够复制乔布斯的成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切记,史蒂夫-乔布斯从来不屑于模仿任何人。




